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全域新村助推脱贫奔康

广元日报 2017-12-10 01:41 大字

伏玉琼

近年来,朝天区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标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坚持全域规划、全域产业、全域安居、全域配套、全域治理,以“四好村”创建、脱贫奔康“六化行动”和“强村行动”为抓手,每年启动一片、建成一片、提升一片,连片成带、纵深推进全域新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63个,惠及群众30500余户,分别占全区总村数的76%、总农户的61%;其中贫困村27个,覆盖贫困户840户,有力助推全域新村建设和全面小康进程。

实施全域规划,绘就一张蓝图

明确发展目标。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了“升级五大产业、新村全域覆盖、农民收入翻番、全面脱贫摘帽”的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到2020年,把全区214个村全部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实现全域覆盖。

三维同步规划。在时间规划上,利用3个五年时间,以点带面,纵深推进,实现全域覆盖。在空间布局上,坚持“一心五片五走廊带全域”规划布局,以户为点、以村为线、以乡为片,连点成线成片,逐户逐村逐乡制定规划。在建设内容上,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落民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重点。

坚持多规融合。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康养旅游等规划,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局限,建立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关部门汇审制度,实现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确保一盘棋布局、一体化推进。

发展全域产业,持续助农增收

多乡一业成规模。坚持每年建成一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形成“山上蔬菜山下果、多种特色奔小康”的“5+N”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区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个,核桃种植规模达42万亩,曾家山连片发展高山露地绿色蔬菜26万亩。

一村一品显特色。坚持因村施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区建成特色产业专业村118个,占总村数的55%,其中贫困村37个。

一户一园促增收。引导有条件、有生产能力的农户,大力发展小果园、小菜园、小养殖园、小加工园等户办产业小庭园经济,全区70%的农户形成“一户一园”的产业格局。曾家镇太平村、李家乡永乐村等地农户,依托独特的气候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及民宿,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旺季时节“一床难求”。

推进全域安居,打造特色民居

新建一批。抢抓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机遇,坚持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相结合,采取“乡镇统一规划、农户自主建设、项目给予补助”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户搬迁安置到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近年来,全区新建房屋3.8万余户,占全区总农户数的76%,打造了蒲家乡罗圈岩村等一批安置点。

改造一批。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让危房户住有所居、住得安全。对现有住房户全面配套实施户办工程,着力改善生活条件。近年来,全区累计完成危房改造6200余户,实施户办工程30500余户,改造提升自然村庄村落329个。

保护一批。在不破坏民居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对特色民居和传统古村落进行修缮和保护,大力挖掘、丰富传承农耕和民俗文化,建成了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针对曾家山片区,注重保留川北传统民居精华,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经济,让传统民居得到合理利用,放大保护效益。

完善全域配套,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基础设施大网络。坚持大整合、大投入,全力配套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全区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通组公路硬化率达60%以上;安全人饮率达98%以上;“宽带乡村”全覆盖,有线电视、农电网络入户率100%,基本实现“下雨走路不湿鞋,煮饭炒菜不用柴,龙头一拧水自来,购物销售联wifi”。

优化公共服务大平台。结合山区实际,建立联合党总支或中心村,配套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物流配送、商业网点等“1+N”公共服务体系,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向村延伸,全区80%以上的村公共服务体系配套健全。

深化全域治理,倡导文明新风

加强党建引领。完善提升村级党群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新农村建设”活动,推进产业党组织、园区党组织、产村联建党组织建设,打造了一批新农村党建示范带、农村廉政文化走廊、党建产业示范基地和农村党员之家,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满意率达98%以上。

加强依法治理。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完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十户联防户长制+片区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服务有身影”。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将各类问题解决在网格之内和群众投诉之前,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脱贫攻坚政策“大宣讲”和“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全力抓好“四好村”创建,加强贫困群众思想教育和沟通交流,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积极开展“五讲四有”评选活动,建立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全面树立文明新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全区71%的行政村创建为文明村。

(作者系中共朝天区委副书记、区长)

新闻推荐

昭化区政协创新开展提案办理结果评估

本报讯(柏建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探索建立提案办理结果第三方评价机制的要求,11月22日,昭化区政协组织召开了2017年提案办理结果评估会。按照“答复文件的...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