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治山治林再到治贫——朝天区用“两山”理论指引脱贫奔康的生动实践

广元日报 2017-12-04 01:48 大字

张乃文

西成高铁即将运行!高铁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让朝天人更期待!

中子镇印坪村、宣河镇相继发现濒危动物豹猫踪迹。一座山能留住豹猫种群,意味着当地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系统完整;

朝天核桃目前达42万亩,产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省县区第一。曾家镇创建为全省首批“森林小镇”,朝天创建为“全省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

朝天面积1613平方公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条件,曾让这里积贫积弱。当地老话“治贫先治山,治山先治林”,近年来,在“两山理论”指引下,朝天人开启了脱贫奔康问道于山、求富于林的新时代。

从豹猫出没到“治贫通路”

7月,朝天区中子镇印坪村发现豹猫踪迹。随后,在该地相邻宣河镇也发现豹猫踪迹。

“目前,豹猫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昨日,朝天区林业部门负责人王发全说,老鼠是豹猫喜爱的主食,村庄饲养家禽所用饲料易吸引老鼠,豹猫因此会经常在村庄附近出没。豹猫也处在食物链顶端,是衡量生态指标的关键物种。

“近几年,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朝天以林业为主战场的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王发全介绍,据最新“二调”数据显示,当地森林覆盖率已从三年前的59.0%,增长到65.5%。在确保生态资源增长同时,通过“三林”(造林、护林、美林)建设带动“六业”(核桃、食用菌、高山蔬菜、蚕桑、藤椒、生态旅游产业)并举,朝天打通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新通路,创造出向大山掘取“金银”的新经验。

从“人护山”到“山养人”

在今年创建为首批全省森林小镇的曾家镇太平村,建卡贫困户何东平和笔者聊起了自己退耕后的“喜事”。

何家17亩多坡地2015年被纳入退耕还林,何东平栽植核桃树6亩,落叶松11.2亩。

“林业站又帮我发展林下养鸡、养鹅,去年纯收入4000多元。”何东平说,加上去年退耕还林的8600元收入,他对发展林业经济充满了信心。

今年,朝天新实施退耕还林5000亩。其中,3000亩与***相结合,1000亩与生态建设、美丽新村建设结合,1000亩与产业发展结合。该项目的实施也为曾家山4A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和曾家山入选“十大避暑名山”奠定了长期生态基础。

如果说退耕还林是通过“造林”治贫,“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就是通过“护林”致富。

7年来,朝天通过限采降产突出一个“封”字,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森林蓄积量累计减少采伐56万立方米;多方合作突出一个“补”字,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1万亩;综合管护突出一个“严”字,建立健全区、乡(镇)、村三级护林体系,从建卡贫困户中遴选出447名生态护林员。全区通过生态公益林补助收益农户数达36981户,户均年受益300元以上。

从“高铁时代”到“美丽朝天”

“美林”作为“美丽朝天”建设的基本生态元素,是朝天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

据介绍,“美林”分三方面:林业产业发展让朝天人拥有了认同感“获得感”。朝天核桃目前达42万亩,产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省县区第一,人均核桃收入超5000元;130多个村,近5000贫困户从事食用菌栽培,今年总产量达到9720吨;培育省、市级“森林人家”分别达到3、8家,总数35家。曾家镇创建为全省首批“森林小镇”,朝天创建为“全省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贫困户生态旅游受益人数达4800余户,户均受益800元以上。

城市园林建设凸显出朝天山水人文元素,目前,朝天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74㎡/人。今年,该区编制并实施了《朝天区剑门蜀道增花添彩总体规划方案》,朝天城镇及剑门蜀道广陕二专线形成布局合理、色彩分明、四季有景、层次立体、赏心悦目的靓丽风景,蒲家、李家、两河口等乡镇新村道路绿化及扶贫试点村绿化面积达15000余平方米。

围绕建成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未来,朝天将推进精准造林、科学管护,增加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质量。到2021年,力争新增营造林10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5万亩,使朝天森林覆盖率达到68%。同时,会进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一减三增”为手段,推进核桃、食用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转型升级。高铁时代,朝天的生态旅游、生态林产品势必迎来更多游人的青睐!

新闻推荐

广元——东莞签订供港蔬菜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涂媛媛)“从2018年6月起批量供港‘广元造\’玉米、京包、西红柿等特色优质蔬菜,预计年销售10000吨。”11月29日,广元市金田农业开发公司与广东润丰公司在东莞石碣镇签订广元蔬菜供港战略...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