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推进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的思考

广元日报 2017-11-05 01:27 大字

牟泽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环境治理中,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面临新课题。利州区河西街道以“规矩年”建设为统揽,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鲜明立德立规,突出选育管用,创新推进城乡结合部基层治理。

选准“带头人”,配强“两委”班子。突出政治标准。在选用基层党组织书记上,鲜明“政治上不过硬的不提名”规定,拓宽视野、多方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全面严格把关,决不降格以求、决不带病使用,把组织信任、群众公认结合起来,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突出能力标准。针对城乡结合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依法治理、协商治理等工作实际,突出魄力大、作风硬、协调强,力求选能干人、明白人,决不用老好人、两面人。突出结构标准。树立战略眼光和全局意识,从年龄、能力、气质、家族、性别、学历等多方考虑,长短结合、取长补短,远近结合、兼顾多方,不断优化班子功能结构,着力发挥正向合力。

提振“精气神”,抓好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四个意识”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在工作和生活中亮党员身份、树先锋形象。严肃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加强主责主业培训。采取邀请上级专家讲授、业务知识培训、流动现场会等形式,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做到“一年一轮训”,确保与上级脉搏一起跳动。加强干部递进培养。公开测试遴选后备干部,将其与现任“两委”干部一并纳入培训。科学制订培训计划,打造常态学习平台,定期开展书记主任读书班,办好办活“微党课”、远程教育,有计划组织干部外出考察、选送骨干到党校学习,着力解决村组干部青黄不接、能力不足的问题。

突出“规范化”,推进协商共治。组织设置扁平化。每半年开展1次党员身份大调查、组织关系大排查,督促流动党员到流入村社报到,健全“村级党组织+网格支部+多功能小组+党员中心户”模式。坚持党建带群建、党员带义工,培育新社会组织,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制度建设规范化。出台《村社区党组织工作规则》,完善村社《请示报告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村居务公开工作指导意见》、《“一事一议”实施办法》,推进议事决策规范化、制度化,靠实“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协商化。明确“两委”联席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大会的议事范围和程序,发挥好离任村组干部、“乡绅”贤达、知客的协商作用,抓住“关键少数”,追求“最大公约数”。定好用好《村规民约》,具体事务用“公约”约束,尚法明礼,善用身边事教化身边人。阵地建设标准化。以“1+8”党群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坚持“一步规划到位、分步实施到位”,建设位置适中、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活动阵地,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广场,推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等便民做法。

严把“风向标”,完善考评体系。严格规范程序,提升考核公正性。年底对党组织“两个功能”作用发挥情况严格考核,对党组织书记采取听、查、看、访、议“五步工作法”进行全面考核。明确考核内容,提升考核导向性。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及书记“一述三评”制度,以城乡结合部重点项目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违法建设管控、干部廉洁自律为考评重点,坚持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做到奖勤罚懒,强化考核严肃性。强化结果运用,做到精神鼓励与工作补助相结合,将其作为党组织分类定级、党组织及书记评先评优、辞职承诺的重要参考。

(作者系利州区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

新闻推荐

市委宣传部机关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精心谋划营造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

本报讯(记者周小丁)11月1日,市委宣传部机关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10月29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和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动员大会精神,研究部...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