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成客专供电工程实现双电源供电广元电力人339天坚守,共圆“高铁梦”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0-19 09:57 大字

“220千伏赤化站至青林口线路赤青线功率方向元件测试成功,可以投运……”9月29日17时,西成客专供电工程220千伏赤化变电站至青林口线路投运成功。这标志着由广元负责建管、运维的西成客专供电工程线路全部实现双电源供电。

为了保证该工程如期贯通,自2016年10月26日至2017年9月29日历时339天,广元电力人始终坚守一线,为党的十九大献上一份大礼。

跨越难:跨越高山河流200余次

今年6月12日18时23分,西成客专广元中子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第一电源——明月峡至中子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全线顺利贯通。  

明月峡至中子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是西成客专广元中子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建设的第一电源通道。该工程起于朝天镇220千伏明月峡变电站,止于转斗乡220千伏中子牵引站,总投资8450万元。自2016年10月26日工程建设开始,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将西成客专建设以最顶尖、最完备的施工资源配置,精心铸造该项优质工程。

该工程划分为9个放线区段,每个区段平均放线量重达242吨,全线超过2180吨。放线高峰期,施工现场更是增配5套张牵设备,近12个班组同时投入到9个放线区段,机器连续运转铺开放线。业主、建管、施工、监理各方监管人员蹲守现场,执行全天候、全过程、无间隙监护,及时发现并治理安全隐患,严控每一道放线工序,确保各作业点安全、质量和进度可控、能控、在控。

“安全、质量没有99%,只有0和100%。”即使在工程放线的最后冲刺阶段,广元利泰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施工项目经理李光钊仍会反复强调,全体参建人员更是时刻紧绷安质弦,确保工程建设高质、平稳推进。

明月峡至中子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塔位均在山脊、山梁、山顶上,塔较高、转角大,沿途跨越110千伏输电线路9次、35千伏输电线路4次,高速公路1次、河流5次,涉及G5京昆高速、嘉陵江等多处高风险大型跨越。面对四级作业风险,施工单位项目部多次现场踏勘,根据地形限制和现场特点,提前介入属地工作,积极与地方各级单位协同配合,预先做好施工现场风险预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采用搭设跨越架、吊篮封网等针对性防控措施,提升高速公路、嘉陵江等特殊跨越段施工的安全性。

协调难:协调工作15次

自2016年10月26日开工建设以来,除了地形地质条件差、交通运输困难等难题外,因征地、青苗赔偿、“风水”等阻工频频发生,各项工作举步维艰。要攻克这些难关,党员在关键时刻要“挑大梁”,负责协调工作的权静亮出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破解了一个个阻工难题。

“无论怎么说,就不准你们把铁塔立在我家房后,这样影响我家风水。”距N39号塔组塔只有三天了,但一户农户由于迷信,不允许在他家屋后组塔,1月26日,权静第一次上门协调就吃了闭门羹。

“铁塔离你家房子有30多米,西成客专是国家重点工程,开通后家里的儿女可以经常回家看你,不能因为这基塔无法组立而影响工程进度……”有了第一次的经历,第二次权静干脆带上几桶方便面,在老人家里与老人拉起家常,向老人宣传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知识,排除老人的迷信心理。

“你们钱都赔偿给我了,你前后跑了这么多次,也给我讲了这么多,我再不同意就说不过去了。”权静给老人做第15次工作的时候,他的执着感动了老人,老人终于在组塔前一天同意了。

“电力线路建设从征地到放线必须一环扣一环,稍有差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特别在拆迁和征地环节,协调工作做不下来,工程建设就会受影响。”权静说。

运输难:“传统+创新”高效推进

“工期紧、山高路险、技术挑战高、质量要求严、物资运输压力大、管控起来不容易。”2017年6月30日,2标项目经理李光钊讲述了工程的特点。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输变电工程分公司项目发挥青年的带头作用,8名青年员工充分发挥敢打敢拼的精神,攻坚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急、难、险、重问题。

整个工程需要塔材、沙石、水泥等材料8500多吨,111基铁塔中有67基处在山顶和山脊上,山高路险,不少路段崎岖陡峭。

在几乎没有路的山上组立铁塔时,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将千多吨的材料搬运到山顶,除了人背肩扛,就只能用骡子驮运,于是,2016年11月,项目部从云南运来100多头骡子,组成10支骡马队伍,沿着山间小道,一点一点地往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运送材料。10支骡马队伍在秦巴山累计运送材料达到8500多吨。

今年5月初,工程大规模进入导地线展放阶段,9个放线区段平均放线达242吨,全线超过2180吨。输变电工程分公司调遣从事输电线路工程30年的“老兵”敖勇现场负责安全。特别是跨越高速档的87号至88号铁塔,跨越档距达794米。线路与G5京昆高速公路的交叉角约为85度,受地势限制,现场无法搭设跨越架,项目部在87号塔和88号塔跨越京昆高速公路上方安全距离内采取封网措施,然后通过无人机展放导引绳及牵引绳,通过张力机、牵引机展放导线。

“虽然工期紧,但我们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工程建设最高峰时,9个放线区段12个班组400多人同时作业,出了事故,所有的付出都是‘零\’。”从事输电线路工程30年的“老兵”敖勇坦言,“12个月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公司还采用无人机放线技术放线、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巡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时间紧:带病坚守把关质量

六月的最后一天太阳火辣辣的,像一个火球烤着大地,山间湿热的空气闷得人透不过气来。西成客专明月峡至中子220千伏线路工程N117号铁塔稳健地矗立在坡头,泛着刺眼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睛。此刻,广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何卉脸色苍白,额头冒着虚汗,全身发冷……正发着高烧,为了坚持下去,她一口气连喝了两瓶藿香正气液。

今年6月29日,西成客专明月峡至中子220千伏线路投运前一天,运行验收时发现西成客专明月峡至中子220千伏线路工程N117号铁塔的引流线与铁塔间电气距离不足。眼看就要投运,外来分包商采取临时措施,直接用复合绝缘子横向支撑在引流线与铁塔之间。

“复合绝缘子根本不能横向受力,绝缘子断裂后电气距离不足引起线路突然跳闸停电,足以让一个正在运行的动车侧翻……后果非常严重!”当日18时,何卉得知情况后立即电话联系施工方、监理方了解具体情况,协调设计方连夜拿出整改方案……避免西成客专带着缺陷投运。电话一打就是两个小时,独居的何卉没有来得及弄饭吃,安排完工作后才在冰箱里面随便找了点吃的。

第二天一大早,何卉便赶到现场查勘缺陷实际情况。本来就有胃病的何卉,由于前天晚上吃了生冷食物,在太阳下久晒后全身乏力、还冒着冷汗……同事们让她先回去休息,等缺陷处理完毕后拍照片给她看,可是何卉非要等到整改缺陷的材料,工器具及施工人员到场后,实在支撑不住才同意下山回家。到家后躺在床上的她仍然不放心,直到下午五六点,缺陷整改完毕,看见消缺后的照片,发着高烧的何卉,终于放松了一直紧绷的弦,倒头就睡,这一睡就是两天两夜。(杨笃君李恒惠)

新闻推荐

邹自景专题调研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时强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

本报讯(记者兰宜谦)10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在专题调研全市“放管服”改革工作时强调,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内部运行效率,提升行政审批速度,持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邹...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