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情融入群众出实招助力脱贫——记省委2017年表彰优秀第一书记罗军
本报记者杨黎明
“最近鱼卖的怎么样了?”“卖的不错,前几天刚卖了一批。”“养殖和销售上有什么困难,要尽管提哈。”“谢谢罗书记,目前没什么困难。”……
9月15日,在昭化区柏林沟镇马蹄滩村,第一书记罗军刚到贫困户王丽家,便迫不及待的询问起他家产业发展状况。
罗军1991年部队转业后回到昭化区,先后在香溪乡、晋贤乡、磨滩镇等林业站工作,一干就是18个年头,2009年回到区林业和园林局。2015年,该区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任职,这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将再次出马,担任了马蹄滩村这个柏林沟镇最偏远村的第一书记。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与群众打成一片
驻村先要“驻心”。罗军心里这样想着,要让群众接纳和信任,需要长时间与他们接触沟通,让自己的一言一行被他们认可。
马蹄滩村距离柏林沟镇有近1个小时的车程,罗军上任以后,把家里闲置多年的摩托车翻了出来,作为走村入户的代步工具。为方便工作,他把毛巾、牙膏牙刷、水杯、笔记本都放在了他的挎包里,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走到哪儿黑就在哪儿歇。
在此期间,罗军还利用“两学一做”契机,广泛发动老党员、老干部,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上任不到一个月,罗军便将全村7个社249户走了个遍,并收集到了上百条有利该村发展的良计善策。
一个月下来,罗军黑瘦了一大圈。“这个上面‘派\’下来的干部不娇气,能干事。”马蹄滩村的老百姓在背后议论开了。
当好发展带头人,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
马蹄滩村有贫困户58户209人,经过大量的走访,罗军发现,道路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广泛收集的群众意愿中,“修路”成为群众最高的呼声。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群众最盼望的事情是驻村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罗军说。
说干就干,罗军通过向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向下发动群众,马蹄滩村修路工作于2015年10月便拉开了序幕。目前,马蹄滩村15.1公里的社道已全面建设完成,全村915名群众彻底告别了过去肩挑背磨、步行出村的历史,也为全村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脱贫还得靠产业。罗军清楚的认识到,解决了路的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让百姓长期得实惠、可持续增收,彻底脱贫,产业还得跟上。
马蹄滩村三社、四社水资源丰富,在水面养殖上是一大优势;二社、七社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合种植猕猴桃;一社、五社、六社林地资源丰富,可发展林下中药材和土鸡、土鸭养殖。
做好了产业发展规划,罗军又多方统筹,按照“三统一分”模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经营),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我们家年出栏生猪15头,年出栏土鸡、鸭1200只,销售禽蛋约5万枚,年纯收入可达6.5万元。”贫困户王振斌说起自己的脱贫经历,最想感谢的人还是第一书记罗军,“他不仅帮我们做产业规划、找项目资金,还帮我们拓宽销售渠道,非常感谢他。”
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用真情感动群众
“去年重阳节,罗书记买了米和肉,来看望我们,真是辛苦他了。”提起罗军,94岁的黎秀珍老人总是忍不住夸赞。
罗军说,黎秀珍老人因为年事已高,双腿骨头变形,不能下地行走,可每次罗军去看望他,他都会用力从椅子上撑起来,不断对他说着感谢的话,这让罗军非常感动。
马蹄滩村二社贫困户王仕勇由于身患多种疾病,今年五月份不幸病逝,家中一贫如洗。罗军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帮助伤心的家人张罗身后事,并将消息第一时间告知区林业局和结对帮扶人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区林业局出资1000元,结对帮扶人员出资300元,同时又通过区民政局等多种渠道帮助其解决各种费用3000元,解决了这家人的燃眉之急。
罗军在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对待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更是百般关心。每逢过节,他都要上门慰问。老百姓说,他们不在乎送去多少钱,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份心意。
两年多来,罗军先后被省、市、区委分别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一张张表彰证书,是对罗军辛勤工作的最好见证。“道路修通了,产业发展了,群众脱贫了……我的驻村工作有成效,不辱党的嘱托,我就安心了。”罗军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市供销社不断创新服务“三农”模式农民专合社实现销售额10亿元
本报讯(记者杨霞)记者昨日获悉,今年以来,广元市供销社系统始终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层次和水平。1—8月,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额10亿元,同比增长43.26%。合作强农。...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