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利州区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纳入目标考核合力精准兜底力促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广元日报 2017-09-12 01:27 大字

彭富

接受治疗2年,现在能站着走路,人也开朗了。9月11日,再次见到利州区白朝乡脑瘫儿杨萌(化名)兄弟,随行的人都倍感欣慰——利州区把困境儿童纳入脱贫攻坚,部门合力,实行精准兜底,474名困境儿童正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困境。

跟踪救助

全区施行“1686”工作机制

杨琴在利州民政局具体负责困境儿童保护工作。她的办公电脑桌面上整齐排列着47名儿童头像,大多是长期需要重点帮扶的对象,只有最后一排4个人是今年新增的。“设成桌面,目的是时刻提醒自己,他们极缺关爱。”杨琴说。

杨萌兄弟也在桌面上。“一条黄狗照看在院坝里的2名脑瘫儿,杨萌4岁、哥哥6岁,由于没法行走,只能在地上爬,满脸灰尘。”这幅画面一直定格在杨琴的脑海里,让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时间都花在工作上。

2015年3月,利州区成立困境儿童保护中心,关爱监护缺失(监护人服刑、吸毒、重病重残)、遗弃、教育失当、家庭暴力、自身重病重残等类型的儿童。

“村社区摸底排查出需要救助帮扶的儿童,由区民政局派人进行走访调查,对帮扶对象及其家庭人员、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监护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救助方案,报困境儿童保护领导小组审批。”区民政局副局长曾江说。

杨萌的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外出务工,爷爷忙种田,下雨就把2个孩子锁在房里,天晴就放到土坝子上自己爬。

工农镇杨新(化名)原本是一个十分乖巧懂事的姑娘。2014年,一场突发的脑膜炎夺走了原本属于她的欢乐童年,无法站立、不能说话,生活不能自理。养父患肾衰竭三级残疾,爷爷年迈,靠瘦弱养母一人维持家庭……

经过长达2年的密集走访,利州区给474名困境儿童建立了专项档案。

缝补孩子心灵的创伤,阻断贫困延续到下一代,利州区将困境儿童保护工作纳入职能部门专项考核,构建了“一个中心、六项机制、八类政策、六项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困境儿童“1686”跟踪保护机制,即:村、乡、区都建立困境儿童社会保护中心(站),制定救助、发现、认定审核等六项机制,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落实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等8个方面的救助政策,从健康医疗、维权帮扶、心理疏导等六方面跟踪救助。

全面精准兜底

给困境儿童一个爱的港湾

杨萌兄弟在市医院康复救治,1到4月共花费4万多元,医保报销、健康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后,仍需自付1.2万元,这还不包括家长陪护过程中的吃住费用。

如何降低杨萌家的经济负担?5月25日,联席会中途变成了反省会。

“现行的健康医疗救助政策,类似杨萌这样的困境儿童,没有纳入重点人员防控,门诊和住院费,一年最多只能分别解决500元和5000元。”区卫计局副局长刘富道表示:回去后就向党组建议,将困境儿童中的脑瘫、白血病、智障列入第十四项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兜底保障。

“报销比例偏低,根本原因是康复辅具不能纳入报销范围,这方面残联可免费提供,我们将主动与医院无缝对接,尽最大力量帮杨萌这样的困境儿童降低康复治疗费用。”区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贯小宇说。

针对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够对称这一问题,刘晓红说,区民政局委托企业开发的“困境儿童救助信息平台”即将启用,届时,乡镇、部门以及困境儿童监护人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救助政策,并在网上互动,了解受助情况,根据个案调整救助措施,困境儿童退出情况也一目了然。

按照困境儿童的救助需求,利州区将帮扶任务分配到公安、检查、卫计等职权部门,与年终考核挂钩。254名儿童免费入园入托;47名儿童由卫计部门安排救治;1名未婚生育儿童采取DNA鉴定的方式解决了户籍,走进了校园;32名行为、性格存在严重偏差的儿童,在正德中学实行阶段性矫正;依法为2名长期遭受家暴的儿童变更了监护人……

在困境儿童相对较多的白朝小学,利州区建立了“替代教育关爱基地”,添置了可视电话、洗衣机等,向社会购买服务,在双休日和寒暑假全天陪伴24名儿童。

在雪峰一社区,500平方米的区级“困境儿童关爱之家”也已落成,书画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今后困境儿童可以留宿;还聘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刘晓红说。

新闻推荐

为政协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侯建记者阳亚舟)8月28日,广元市政协举办以“委员读书声——巾帼飘书香”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读书活动由“东方情韵、西之玫瑰、尾声”三部分组成,20余名该市政协女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朗读了诗歌《沁...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