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利州 绿色崛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利州实践
本报记者张文良
几天前,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月坝村5组村民杨秀林惊奇地发现,多年不见的水鸟又飞了回来。
四面青山环绕,一湖碧水蓝天。月坝——四川省首个高山湿地保护小区,如今这里不仅重回高山湖泊时代,而且正成为候鸟新的栖息地。搬迁的村民们,为候鸟的回归让路,背后凸显的是利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科学谋划
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到2018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0年,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基本建成”。在今年2月召开的利州区“两会”上,“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被正式写入2017年利州区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总体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
——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大气、水、土壤质量保持在全国前列。全区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65%以上,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5%以上,地表水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以上。
——宜养宜游宜居宜业特色鲜明。形成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天蓝地净的健康环境、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幸福和谐的品质生活,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生态康养旅游胜地。
——康养旅游业贡献力显著增强。生态康养旅游总收入力争达130亿元以上,康养旅游业对GDP和地方财政的综合贡献率均达到15%以上,康养旅游新增就业占当年新增就业的20%以上,康养旅游收入占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助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奔康达20%以上。
与此同时,利州区还出台了《广元市利州区生态文明“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共广元市利州区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施全域旅游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决定》等文件,进一步明晰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和举措。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十二五”、“十三五”实施纲要和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有机统筹“三山两湖”开发、“两江两河”水源保护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这是着眼长远的战略思路,也是对“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丰富与提升。目前,“一心三带五基地多组团”建设,正按照“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的部署与要求,奋蹄疾行。
筑牢生态屏障
坚决打赢“三大战役”
一汪清水顺着韩家沟缓缓流进嘉陵江,每天清晨,家住皇泽寺社区的居民韩陛环都要沿着韩家沟跑步。而在去年,别说在沟边跑步,就连路过都要绕道走。
这只是利州区着力治理水污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利州区坚持点、线、面结合,专项整治与区域整治相衔接,大力实施南河流域、白龙江流域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已经全面完成南河流域“五沟一片”综合治理工程;新建南河右岸主排污干管和120沟、兴安路、育才路等排污支管,实现雨污分流;全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8.9%;投资2990.62万元修建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7处、全面解决4.7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只要轻轻一点,就能看到河道全景、气象信息、河道涨水、意见反馈等关于河道的所有信息都一目了然。”8月23日,利州区水务局局长范学洋告诉记者,利州区创建的“河长助手”APP,实现了巡河任务下达、问题反馈、督察督办全程电子化管理,有效实现河长制“高效、精准、科学”的工作推进模式。
利州区还围绕建设“无霾城市”,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燃煤锅炉淘汰工作方案》、《广元市利州区秸秆禁烧工作方案》,严格工业污染排放,强化重点污染源巡查和在线监测。实施“气化广元”行动,大力淘汰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开展道路、建筑施工工地专项整治50余次。2016年主城区优良空气质量天数达到328天,居全省第2位。
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
小桥流水,鸟鸣清脆。大山深处,白朝乡月坝村村民徐荣松忙得不亦乐乎。自徐荣松农家乐开张以来,每天客人络绎不绝,每月纯收入近8000元。
徐荣松生意火暴得益于月坝生态康养旅游特色小镇项目建设,也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十二五”期间,利州区出台了《广元市利州区主要污染物减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压减煤炭产能30万吨,单位GDP综合能耗比2011年下降23%;对全区20余家工业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削减和控制。“十二五”期间共计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1839吨、氨氮131吨、二氧化硫3098吨、氮氧化物1964吨。
这增减的背后,凸显的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重。
近年来,利州区秉承“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生态、资源、区位等优势,探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赢。大力实施城区绿化、城周绿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义务植树、低碳造林试点等6大工程,启动“大规模绿化全川——利州行动”。截至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建成全省省级湿地保护小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建成省级生态农业园区2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1个,省级生态村3个,省级人居活动小区1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乾辉袁杨8月25日,记者来到“贡鱼”的原产地采访。一场细雨后,薄雾在鱼洞乡鱼鳞村山间飘荡。基础设施大变样了,1+321产业发展起来了,村里的好风气逐步养成了。“这些改变,让我们对鱼鳞村今年...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