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觉苑寺张问陶诗碑
觉苑寺吴建云摄张问陶诗碑王绍强摄
王绍强
广元市剑阁县武连镇的觉苑寺观音殿内,竖有一方清代诗人张问陶诗碑,为民国二年(1913年)剑阁县知事张政督镌。该碑红砂石质,高1.5米,宽0.9米,厚0.045米,字径4厘米,楷书阴刻,整体保护较为完好。
张问陶(1764-1814年),清代四川遂宁人,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莱州知府等职。张问陶撰有《船山诗草》,现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张问陶赴京师参加顺天府恩科乡试,考中举人第十三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后,张问陶与其兄张问安在京师同时参加了会试,皆双双落榜,后不久即返川。沿途经正定、涉黄河、过灵宝、函谷关、潼关、华州、渭南、西安、宝鸡、凤县、褒谷入金牛道,过剑门关、武连驿、绵州、成都,达遂宁老家小住,岁末又去北京参加第二年恩科会试。这期间张问陶每到一地必有诗,或凭吊古迹,或流连风景,沿途写下了数十首纪游诗,犹在剑阁境内题留甚多,显示出卓绝的诗词创作才华。张问陶两年经剑门蜀道往返京师三次,几乎每次都留住武连驿。觉苑寺诗碑共镌刻其诗作六首,其中五言律诗两首,五言古诗四首,全为咏叹武连的古迹逸闻名胜,主体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生命的感悟与羁旅之苦的倾诉。
其一首,《武连看褒水春涨》:“一水排山勇,双崖束浪高。欲倾巴峡泪,如看广陵涛。笮马盘空瘦,神乌负日豪。云坳见孤艇,直想驾鲸鳌。”褒水,亦称小潼水,今称武连河、小西河,源出剑门西五子山脉,西流经武连场,为嘉陵江支流西河上流。当张问陶在暮春三月路过武连时,恰逢春雨初至、褒水春泛,如古之广陵江涛连天翻涌,也更若笮马及神乌在风口浪尖搏击。诗人此时亦正北出蜀门征行于参加顺天府乡试追逐人生梦想的蜀道上,他将褒水春泛的情景联想到其驾鲸鳌博沧海的气概,体现了诗人积极拼搏的人生勇气和锐意进取的奋斗激情。
其二首,《武连驿夜雨》:“顿讶寒如此,惊心节序讹。归人乡梦促,古县雨声多。滩响疑金铁,山容想黛螺。来朝行不得,闲绝是疲骡。”武连驿,即今剑阁县武连镇,南朝刘宋至元末置武连县,为唐代剑州八县之一,亦为古代金牛道上极其重要的古县,明清时期设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丰富。此诗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后,当年春张问陶与其兄张问安同时参加了会试,惜其皆双双落榜。该诗中归梦、雨声、流水声相互杂陈,流露出了诗人对追赶前程的疲惫和归乡之情的兴奋。他们并绘制了《武连听雨图》,并于洪亮吉、孙星衍、彭蕙文等同人分韵题写了武连听雨图诗句。
其三首,《武候坡》:“西望成都桑,东望陈仓树。隆中归梦绝,终老三巴路。英雄不可为,临风泪如注。”武侯坡,武连场北山,又名七盘岭,古金牛道蜿蜒而上,据传诸葛亮伐魏曾于此驻军,今留有诸葛亮插旗山、点将台等遗迹传说。清雍正五年(1727年)剑州知州李梅宾于山顶金牛道旁建造武侯祠纪念,惜其后破坏拆毁。此诗应亦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后,此时正值春寒料峭,又阴雨连日,诗人归乡行程被阻,兄弟俩只得暂留武连驿。当诗人从乡民处得知,武连是蜀汉伐魏的大后方和重要的粮草供给地,诸葛武侯又曾常于此驻军,他为了恢复汉室,北定中原,殚精竭力,最后殒命于五丈原。此诗中“英雄不可为,临风泪如注”既是诗人对诸葛武侯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拳拳报国情怀无限敬仰的写照,也更是自己京师会试落第而受到打击顿感世路艰难、功业难成的心态流露。
其四首,《逍遥楼》:“平原凛大节,余事亦千古。剩墨照空山,犹堪辟豹虎。欲访逍遥楼,濛濛隔寒雨。”逍遥楼,故址即现觉苑寺天王殿,古时称藏经阁、逍遥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重建为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并更名天王殿。觉苑寺宋时已翻刻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逍遥楼”三字碑,至清代尚存,惜其文革期间将“楼”字损毁,今碑仅存“逍遥”二字。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其书风世称颜体。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颜鲁公”。安史之乱时,因凛然拒降,颜真卿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缢杀。此诗真切地反映了诗人对颜真卿为了维护国家安宁,大义凛然,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颜真卿书法艺术成就的无限赞美和仰止。
其五首,《觉苑寺——宋元丰敕牒卢雍八分书》:“古佛饱风霜,螺汗莲灯死。时有频迦鸟,来衔贝多子。僧残敕牒诬,谁辨元丰玺。”觉苑寺始建于初唐时期,初名弘济寺,宋元丰间神宗赐名觉苑寺,并将敕牒镌碑树立,明代曾一度名普济寺,正德年间监察御史卢雍巡按剑南时拜谒该寺曾重书敕牒并镌于碑,清代康熙初年复名觉苑寺并曾一度引领川北佛寺。觉苑寺佛传壁画始于唐代元和年间,现今壁画为明代天顺(1457-1464年)初年绘制,以沥粉堆金,工笔重彩技法,完整地描绘了释迦摩尼从出生、出家、修道、成佛、传教、涅槃的整个人生历程,规模宏大,极其珍贵,闻名国内外。由此时可知,本诗也应作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后,诗人由于阻雨,拜访了觉苑寺,当时看到了寺内庄严的佛像,但法螺污垢,莲灯熄灭,一番颓败景象,并还看到了时隔三百余年后明代监察御史卢雍补书宋代元丰年间神宗所赐敕牒碑刻和玺印,只是时人少知。此诗在记录觉苑寺在乾隆晚期颓废同时,也给予了觉苑寺深厚历史人文的赞颂和肯定。
其六首,《种松乡》:“松风自招隐,过客几人归。月静栖玄鹤,霜清滴翠微。遥怜灞桥柳,补种又成围。”武连位于翠云廊核心地段上,历代以来,当地官民都保留了护路植树的良好传统。“种松乡”即南宋庆元丁巳(1197年),隆庆府(今剑阁县)武连(今武连镇一带)县令何琰率官民于古驿道上修路补植松柏,何琰便引用了晋代诗人郭璞《县路谶语》诗句:“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武功荣。岷山阿,榜兹地,勉忠孝,翊圣世。”刻之于碑,此碑今存觉苑寺,惜风化剥蚀太甚。此处“松风”,即山风吹动驿路松柏,终年青翠欲滴,是仙鹤休憩之所。千余年来,驿路古柏枯荣更替,诗人更进一步联想到数千年来往来于驿路上人们,他们迎来送往,各自为了生计及理想抱负一往直前,最后皆成了匆匆过客。就诗人本人来说,短短三年时间,为了个人科场名利梦想,三次经蜀道往返京师近万里,无意中流露出诗人对生命之无常和时光之匆忙的真切感悟,以及时不我待的喟叹。
觉苑寺张问陶诗碑,对进一步研究清代诗人张问陶诗风、人生履历以及武连历史人文等提供了难得的珍贵史料。
新闻推荐
邓光志在剑阁县调研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情况时强调 找准产业发展定位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本报讯(记者周小丁)带着对库区群众的牵挂,3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光志来到挂联的剑阁县店子镇龙水村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听取...
剑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剑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