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 赶场去

广元日报 2020-01-21 01:03 大字

?1月17日,“购年货·迎新春”四川扶贫产品迎春年货大集剑阁分会场开市,全县扶贫产品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业大户等带来400余种扶贫产品,众多市民竞相抢购。本报记者蒲洪旭摄一串串糖葫芦勾起了儿时美好的回忆没有腊肉香肠怎么叫过年?老人备好瓜子糖果年货,只为过年及一家人团圆。?1月14日,青川县沙州镇大湾村文化广场上一派欢声笑语。该村300余名群众欢聚一堂参加大湾村迎新春文化活动。青川县文化馆、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青川书法家协会等还为群众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给他们送春联、送图书、送福袋。图为吃坝坝宴。本报记者江琪摄“快去捡相因”1月17日,腊月廿三,小年恰逢苍溪县永宁镇赶场,春节气氛浓厚,“今天去赶场不?一路嘛!”

再过三天就是中国人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热闹喜庆,年味浓郁,有许多节日仪式和相关习俗活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总是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有人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不用期待过年买新衣、吃好菜,所以年味越来越淡了。有人说,现在通讯方便了,微信、视频聊天随时在线,所以过年走亲访友没有必要了。还有人说,现在看啥都不稀奇了,节日活动也没吸引力了。

到底什么是年味?吃好菜不稀奇,但一家人团团圆圆却是难得的;通讯方便了,但一家人放下手机,谈笑风声却是久违的……年味藏在纷繁多样的习俗中,年味藏在认真而隆重的仪式中,年味藏在欢声笑语的团聚中。无论是办年货、贴窗花、团年饭、还是守岁拜年、舞龙舞狮、祈福赏灯,都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

来,跟着记者的镜头带着你寻找年味,去乡村赶大集,跟老人剪窗花,学做腊味,过一个有欢腾,有温暖,有喜庆的春节。

本报记者江涛实习生杨德鑫文本报记者刘慷实习生陈乐溢图

新闻推荐

以山为“媒”生态康养助力旅游新方向 广元市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系列报道之二

鸟瞰黑石坡森林公园陈平摄本报记者周小丁滑雪、戏雪、堆雪人……1月4日,四川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冬季)朝天分会场暨第五...

剑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剑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