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队员徐朝:躬耕扶贫路筑梦田野间

广元日报 2019-11-26 01:03 大字

刘欢周芳媛王敦可

正当农村青年外出追寻理想时,一大批年轻扶贫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大楼来到乡村田野。大家发挥年轻人眼界智慧与年龄优势,逐步成长为助力脱贫奔康的技术人、引领群众发展的主心骨。全省贫困村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徐朝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它的形状造型是方便到时候初挂果以后采摘,但是特别要注意藤椒不耐涝。”正为群众讲解藤椒管理技术的年轻人就是徐朝。本是广元市国资委工作人员的他,在一次入村中,当地贫困的程度坚定了他毅然脱产扶贫的想法。同年5月,他正式前往剑阁县公兴镇文林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

到村后徐朝迅速熟悉村情,积极协助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参与制定市国资委年度帮扶计划和文林村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

“产业扶贫能见实效保长久”。一线工作中,徐朝与同事们达成一致共识,唯有抓住产业引擎这项关键才能增强脱贫内生动力。说干就干,很快徐朝与同事们就把产业振兴计划推向日程。

“我们首先要跟老百姓沟通,然后外出取经,带领村组干部,到发展产业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学习、考察。”公兴镇文林村扶贫队员徐朝说。

方向为帆,投入作橹。为破解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集体经济后劲不足的问题,徐朝与驻村工作队及时汇总情况、上报工作单位,争取到3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加快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如今,文林村的藤椒、海椒与核桃种植布满山间地头,生猪代养、生态渔业前景广阔。

“非常年轻有为,一直是扎得下来住的下去,在老百姓的产业发展上,能够有产业发展的理念,这些产业发展都是与徐朝同志的刻苦努力分不开的。”公兴镇文林村支部书记梁军光说。

帮扶中徐朝与同事们还把饮水难、出行难、教育难问题作为头号攻坚方向,完成了该村2组、4组水井扩建工程,为高山群众因地制宜配套了生产水、生活水。家住半山腰的郑武成就是受益人之一,有了水窖他再也不用远行背水来吃。

“吃水问题原来是十干九旱,一遇旱河里背水,现在是吃上了自来水。而且还满足供应,从家庭环境方面看,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兴镇文林村村民郑武成说。

缘于当地青壮年普遍外出,留守幼儿难以前往中心校就读的现实,徐朝与同事们鼓励民办教师郑玉莲继续租用村委会旧房办学,并协调架通水电设施,捐赠课桌玩具等教学用具,极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和环境。

“过去我们教学环境什么都差,自从市国资委帮扶工作队来了,给我们捐了桌子凳子、玩具,非常感谢他们对文林村的幼教事业的特别支持。”公兴镇文林村幼儿园园长郑玉莲说。

点滴耕耘终获硕果。2016年文林村实现整村脱贫,先后评为省级四好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徐朝也因为苦干实干的作风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公兴镇文林村第一书记郭志元说:“无论安排什么事,他总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即或是有困难也想尽千方百计去克服,去制定一些完成任务的措施办法,来促进工作的开展,正因为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们整个国资委驻村工作队,在脱贫攻坚这个过程中,确确实实为老百姓做出一些实事,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

“作为个人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脱贫攻坚,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这将成为我今后人生道路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将继续在文林村扎根,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的用心用力,不辜负群众的期待,圆满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徐朝说。

新闻推荐

10月四川好人榜发布为广元两位好人点赞

本报讯(记者涂媛媛)10月30日,2019年10月四川好人榜发布,共评选出3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四川好人。其中,来自广元市的洪映国、王步...

剑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剑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