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方阵助力大院崛起 南充市中心医院跨越式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罗志安
“拿到国外绿卡,算得上是鲤鱼跃龙门。”10多年前,一名医学博士,为能走出南充、走出中国而感到自豪。可6年后,他却辞去国外的高薪工作,只身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市中心医院担任影像科主任。
充满活力的市中心医院,正日渐成为高端人才圆梦的平台。一大批高端人才带来了技术和名气,也带给医院“弯道超车”的机遇。连续7年入选全国地市级综合医院100强、西部10强,2018年1月又入选“中国医院百强院”。在医改的路上,偏居川东北一隅的市中心医院依托高端人才奋起直追,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新路。
A 构建人才心仪的创新平台
雄壮挺拔的大楼,备受瞩目。时值下班,门诊大厅依旧人流攒动。
门诊爆满,病床难求。由300多名各类高端医学人才领军的市中心医院,承载起无数川东北患者的健康梦。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专家回忆说,受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到上世纪90年代,市中心医院依然发展缓慢。那时,南充不少疑难重症患者只好舍近求远跑重庆、成都,甚至上北京治疗。“这是南充医者的无奈,更是患者的不幸。”
“要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就地享受高端医疗服务。”一代代院班子痛下决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高端设备,推出“柔性”引才策略,优化人才“生根”环境,让高端医学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10多年间,一座座现代化的医疗大楼应运而生,一台台高端医疗设备落地生根,一批批高端医学人才怀揣着干事创业的梦想大步走来。市中心医院化茧成蝶,令南充人叹为观止。“真没想到医院会发展这么快!”年过百岁的老院长生前曾如此感慨。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
在市中心医院一个不起眼的小楼里,聚集着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医疗研究仪器,平时显得异常安静和神秘。局外人很难知道,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就设在这栋小楼内。在冯刚博士的带领下,数名高端医学人才夜以继日地在这里从事干细胞研究。
实力不可小觑的冯刚,曾师从我国著名的创伤外科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教授。2002年,冯刚获得野战外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他从第三军医大学退役后,以“高级研究学者”的身份出国从事博士后研究。
早在2007年,市中心医院就打破人事关系界限,破格引进高端人才。冯刚博士也看好这一发展平台,毅然放弃北京、上海等大型医院的高薪聘请来到南充。市中心医院不惜重金,投资数百万元由他牵头组建“组织工程与干细胞研究所”,并聘任他为骨科的学科带头人,医务科科长、院长助理。
2016年3月,特聘为副院长的冯刚博士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如今,他在创伤反应差异性分子遗传机理、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生物治疗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策略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并成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被聘为川北医学院和泸州医学院兼职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是金子就会发光。
母其文博士1988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后,曾在市中心医院从事放射诊断工作达8年。1996年6月,母其文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当时全国少有的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1999年7月,母其文以突出的成绩和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大学影像医学博士学位后,被国外影像医学专家、教授看好,纷纷邀请他出国研修。2003年,他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定居国外从事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灌注、波谱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2007年9月,市中心医院举行建院70周年庆典,特邀母其文博士回国参加。已身居海外多年的母其文回到南充,看到曾经工作过的医院已发生巨大变化,十分感慨和欣慰。
身处海外的母其文博士,尽管和家人其乐融融,但却时刻眷恋着故乡这片热土。2010年7月,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天府行”项目中,母其文博士毅然回到祖国,与曾经工作过的市中心医院签约。市中心医院根据他的研究方向,专门为他成立脑功能康复与开发研究所,投放科研经费数百万元,成为新技术的推广者和领跑者。
目前,他已在市中心医院开展DWI、MRS、PWI、磁共振神经成像、磁共振内耳成像、磁共振脊髓造影、磁共振脑室造影等多项磁共振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的许多疑难杂症提供了新的检查方法,为发现更多的病变及病变的进一步定性提供了较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在母其文博士的带领下,很快将影像科建成了四川省医学影像甲级重点学科。
经过多元文化的熏陶,全球化医学视野的历练,母其文博士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让家乡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诊断服务,使更多疑难杂症患者因早期诊断正确而得到及时诊治。”这是母其文博士归国后最大的追求。从2011年开始,母其文博士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深入乡镇基层医院调研,发现全市450家乡镇卫生院中,有不少X光机都处于闲置状态,甚至箱都没开。即使一些乡镇卫生院的X光机投入了使用,但因技术条件所限,拍出的X光片无法给出准确的诊断结论。
2013年5月,经母其文博士的充分调研和精心谋划,市中心医院利用现代光纤和数字技术,大胆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由他领衔的一个连接边远乡镇卫生院的远程诊断平台:南充市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目前,全市已有近80家医院加入该远程诊断系统,每天通过互联网上传的CR、DR、CT和磁共振影像资料数百张,均由专业的影像医师阅片诊断,经专家审签出诊断结论。5年多来,已远程影像诊断50多万人次,实现了边远乡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的诊断服务。这一适宜技术项目,已被省卫计委在全省推广。
而今,母其文已被特聘为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并被评为“感动南充2016”十大新闻人物。2017年9月,又荣获四川省“天府友谊奖”荣誉称号。意气风发的母其文博士,给南充的医疗卫生事业增添了一抺亮色。
B 激活人才技术攻坚新动能
“只要是人才,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是何种身份,我们都会搭建平台,创造舞台。”2016年7月,现任院党委书记、院长彭海涛走马上任后,提出了“办党和人民满意的三甲医院,建国内一流的区域医疗中心”的新构想,并以“临床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和“高端人才护航工程”为路径,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岗位,干好事的人有地位。”
超前的思维,开阔的视野,悄然改变的用人观念,冲击着墨守成规的发展观、用人观和人才引进模式。只要是对医院发展有用的人才,无论是编内或是编外,都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让每个立志医学事业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海内外高端人才眼中,北京是中国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在清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和管理工作的黄雪竹博士,却看好市中心医院的发展潜力和创业平台,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来到南充。
“是人才就大胆使用,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市中心医院专门腾出100多平方米的房屋,投资上百万元购买设备,由黄雪竹组建心身医学科,并聘任她为科主任。从此,医院增加了一个承担各种心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特色科室,填补了川东北心理测验,门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一大空白。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谢席胜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擅长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谢席胜被引进到市中心医院不久就被委以重任,担任肾内科主任,并成功开展了“人参皂甙Rgl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南充这块热土成就了谢席胜博士,她也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成就了市中心医院肾病医学。她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同时加用中药三七,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获得南充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她主持的“慢性肾脏疾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全省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川东北享有很高的声誉。
“每台手术都关乎生命,来不得半点疏忽。”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出站的何家全,师从于世界著名神经外科大师、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M.Samii教授,在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脑与脊髓血管疾病的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底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以及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市中心医院“柔性”引才措施的感召下,何家全博士放弃在重庆新桥医院的工作,投奔到市中心医院。如今已担任神经外科A区主任的何家全,先后填补了川东北神经外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成为南充不可多得的脑外科手术专家。被列为市中心医院“核心技术攻坚工程”重大攻坚项目之一的脑深部刺激(DBS)技术,是治疗“帕金森”有效途径。去年5月,他首次成功将“脑起搏器”置入一名71岁高龄的患者颅内特定靶点。术后,“脑起搏器”成功启动,效果立竿见影,为南充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从小在新疆长大,看上去十分憨厚的李伟博士,擅长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翻修术,髋关节微创置换、创伤骨病及矫形方面的治疗。获得四川大学骨科专业博士学位的李伟,被引进到市中心医院骨科后,紧盯医疗技术前沿,不断改进常规手术,引进新技术、挑战高难度手术,其中“断肢再植”手术难度高,风险大,被市中心医院列为首批“核心技术攻坚工程”项目之一。目前,已担任骨科主任的李伟博士和他的团队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功。
如今的骨科年收治病人达4000人次,手术量逾3000台,各项技术水平均处于川东北领先地位。刘婆婆是一名94岁的高龄老人,一次意外摔倒,致使刘婆婆胸十二椎压缩性骨折,令她痛不欲生。见此情景,刘婆婆的孙子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她送往市中心医院骨科治疗。经评估分析,李伟博士率医疗团队计划为刘婆婆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手术在半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术前只能借助担架将刘婆婆抬进手术室,手术后刘婆婆却能靠家人搀扶行走,第二天就达到出院条件。
也许是“上帝”给了他一双“妙手”,一旦拿起手术刀,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与其说是对彭勇博士的赞美,还不如说对他精湛技术的认可。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彭勇,曾到日本京都大学肝胆胰和活体肝移植中心留学深造,师从上本伸二教授,专门学习和钻研复杂肝胆胰肿瘤手术和活体肝移植手术,先后在A类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市中心医院通过各种途径将他引进到肝胆外科担任副主任。
彭勇的确不负众望,由他开展的精准肝叶切除术、规范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规范化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年仅41岁,市中心医院就让他挑起了大外科主任的重担。
在彭勇博士诊治和手术的患者中,不乏有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例子。一位姓孙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在河南进行介入手术后肿瘤缩小。为求根治性切除手术,2013年3月通过网络查询到彭勇博士,并慕名而来。经过细心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手术操作,彭勇博士成功为该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患者不久痊愈出院,对此非常感激。
千里马,尚需伯乐来寻。
2008年7月,获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学位的季一飞,曾出国做过访问学者,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神经科学研究所、国家卫计委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参与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神经元发育与退行性病变的分子细胞遗传机制”研究,发现了Rheb/mTOR影响星形胶质细胞GLT1的表达和功能。“我们通过在校医生介绍、学术论文、医疗案例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季博士在学术上很有建树,是医院紧缺的人才。”一位当年参与引进季一飞的相关人士回忆说。
季一飞博士引进到南充后,医院很快委以重任。由他负责的面上项目《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GLT1表达调控对神经元修复的影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0万元。负责的课题《染色体9p21区域拷贝数变异与汉族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获省科技厅科研资助经费10万元。今年8月,由他申请的科研项目《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中Akt/mTOR通路参与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生长及GLT1的表达》,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万元资助。
季一飞博士现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第11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如鱼得水的季一飞博士,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今天的市中心医院,对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毫不吝啬,一条条高端人才护航措施颇具吸引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学科英才年收入分别不低于50万元、35万元、30万元,还向各类人才提供5至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周转房一套、20至50万元安家费,并协助解决其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
“刀刀见血”的高端人才护航工程,对海内外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波,一名又一名高端人才怀揣创业的梦想,大步走进了南充市中心医院。300多名博士、硕士分布在各科室,形成了强大的人才方阵。
C 让人才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创新有平台,干好有地位。深造有机会,学成受重用。居住有其屋,待遇有保障。配偶有业就,子女有学上。郊外有风景,休闲有去处。”说起来市中心医院工作的日子,皮肤科主任赵菊花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1977年出生于广元市剑阁县一个偏僻乡村的赵菊花,从上学那天开始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农家子女,不勤奋读书,就跳不出“农门”。她从中专、大专、本科,再到硕士,再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
英雄不问出身。2011年8月,求才若渴的市中心医院看中赵菊花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将她引进到皮肤科工作,并先后安排她到第四军医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性病科、昆明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华西医科大学培训和进修。不到两年,她就被破格提拔为皮肤科主任。
已掌握前沿皮肤病治疗理论知识的赵菊花,利用自己擅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治疗多发病及疑难皮肤病的诊疗技术,尤其对白癜风、痤疮、斑秃等毁容性皮肤病有深入的研究。一名29岁女性患者,因为面部皮肤反复丘疹、红斑伴痒4年,在南充、成都、重庆多家医院辗转就医,但病情反复、疗效不佳。赵菊花对她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配合面部冷喷、药物离子导入等治疗手段,一年时间,这名患者基本痊愈。
检验科主任,被称为临床“幕后英雄”的张兵博士,也对医院“巴心巴肝”。1993年,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后,张兵被分配到市中心医院从事医学检验工作。2000年,医院选拔优秀医生深造,张兵于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西医科大学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
学成归来不久,张兵就被委以重任,挑起检验科主任担子。可此时的检验科设备落后,检验方式原始,检验准确率不高。“这样的检验方式,常常会使一些疑难杂症诊断不准确,医生难以做到对症下药。”擅长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血液学和微生物学检测诊断和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张兵,紧紧抓住医院快速发展的机遇,引进多种国内先外进的检验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使检验科获得飞速发展。
“价值1000多万元的西门子ADVIA WorkCell CDX生化免疫全自动化双轨道自动流水作业检测系统,每小时可检测4800个生化项目,或500个免疫项目。”张兵对检验科设备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他说,目前全科设备大多为进口主流医疗设备,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可开展肝功、肾功、血脂、电解质、血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心肌酶谱等生化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细胞免疫和基因等数百项检测。
张兵仅用几年时间,就将一个信息化落后、人才匮乏的科室,打造成了一个设备先进、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的先进科室。8年前,全科年检测量只有20多万人次,现在达到80多万人次,每年新增检测项目20多项,可满足临床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多种疑难疾病的检验和医学实验研究与教学。
留学归国的田云鸿博士,曾师从于国内著名外科学家沈锋教授和国外知名减重及代谢外科专家,擅长胃肠道肿瘤、代谢综合征相关外科疾病的诊治,对内镜治疗也有独到见解,参与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被市中心医院列为“高端人才护航工程”专家之一。
像这样的优秀人才,市中心医院总是用心培养,一次又一次为他们提供深造的机会。2017年9月,经医院推荐,田云鸿被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选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学习研修一年,重点研修“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在研修期间,田云鸿多次参与袖状胃手术治疗肥胖症,其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多次被美国消化外科官方杂志收录,并从新华医院学习到先进的科室管理经验。
学成归来的田云鸿,已全身心投入临床工作。他将运用最前沿的诊疗手段填补南充相关专业的空白,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科室发展,造福南充患者。
凡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优秀医生,在市中心医院都可以获得深造的机会。除了大力引进人才外,对有潜力的优秀医生,市中心医院从不放弃自主培养,鼓励在他们带薪攻读硕士、博士,且学成后还一次性奖励:获得博士学位奖励10万元,同时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奖励15万元。
从2014年以来,该院自主送往各高校培养的博士20多名、硕士40多名。仅2016年,就选送了12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培训。目前,全院已有15名高端人才成为重点学科专科带头人,4人获评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5名担任了中层干部。
聚英才铸就辉煌,创名院扬帆起航。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已日渐在市中心医院形成,正助力大院崛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剑阁县围绕省政府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决策部署,积极培育和扶持脱贫攻坚造林专合社发展,着力治山...
剑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剑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