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里豆子黄贫困农户日子旺

广元日报 2018-11-29 01:01 大字

贫困户杨彦强家丰收的黄豆。

刘高居张婷文/图

“这豆子种得好、成色好,颗粒饱满,有好几千斤吧?”在剑阁县高观乡新田村贫困户杨彦强的院坝里,该县农业局驻村帮扶干部一边入户一边和杨彦强拉着家常。

10月底,川北迎来了难得的小阳春天气,新田村七、八户院坝里,有的铺着厚厚的一层豆荚,有的晒着一坝金黄的豆子,乡亲们正忙着打豆荚,翻晒豆子。

剑阁高观乡新田村是全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由于自然和生产条件都十分差,村里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常年外出务工,一边是村里土地撂荒日益严重,一边是留守群众找不着增收门路。如何有效利用撂荒土地,帮助农民增收成了村委的大难事。

“发动贫困户种黄豆,种黄豆相对其它种植项目投入少、劳动量少、管理粗放、技术要求不高,市场也不愁销……”驻村第一书记张友权大胆提出建议。

建议一提出,村干部们纷纷赞同。接着便是入户动员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认领撂荒地、翻耕、播种、田管、秋收。功夫不负有心人,全村8户贫困户利用撂荒地种黄豆约120余亩。

“今年我种了大约20多亩,约收了6000多斤,按照现在2.2元每斤的市场价算,要卖13000多元,这基本都是纯收入了,再加上妻子在县城当服务员,每月收入1000余元,今年收入又增加了不少,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杨彦强是村里贫困户利用撂荒地种植黄豆最多最好的一户,去年他家脱贫摘帽算账刚好过线,今年收入比去年高了许多,肯定不会返贫。

象杨彦强一样的,村里还有好几户,虽然规模不同,有的二、三亩、有的十来亩,但都尝到了甜头。其中五组的贫困户蹇玉国今年也种了近10亩黄豆,收入3000余元,加上自己土地的两季庄稼收入,脱贫摘帽没有一点问题。

“我昨年回来时,自己承包地杂草半人高,很担心再过一两年土地将无法耕种了。今年回来,杂草不见了,土地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很高兴,只要他们种,也不要他们的租金,给我们管理好就行了。”一位外出务工刚回家的村民高兴地说道。

据该县农业局副局长、驻新田村帮扶干部母安彦介绍,大豆是剑阁县传统经济作物,全县年产量约20000吨。鼓励发动贫困户利用撂荒土地种植大豆可一举四得,一是有效遏制了耕地撂荒,二是增强了贫困户发展内生动力,三是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四是剑阁本地黄豆品质上乘,助推了“剑门豆腐”这个品牌做大做靓,这种模式可推广、可复制。

新闻推荐

剑阁县粮食局铁面执纪正作风

剑阁县粮食局以铁的纪律、铁的措施、铁的实效强力落实“三严禁”工作要求,确保粮食系统干部职工身体力行践行“责任、忠诚...

剑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剑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