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书记的产业帮扶梦——记剑阁县涂山乡石剑村第一书记管兴志

广元日报 2018-07-27 04:00 大字

张文本报记者朱斗峰

从2016年8月算起,剑阁县烟草专卖局管兴志接下剑阁县涂山乡石剑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已经两个年头了。

接任第一书记以来,管兴志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找到一条让贫困户脱贫后永不返贫的长久路子。

在经过反复调研,并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深入交谈探讨后,管兴志最终选择了产业扶贫,这是他作为第一书记的责任,也是他和全村65户贫困户共同的梦想。

什么产业见效快?来自烟草行业的管兴志首先想到了烤烟,石剑村除了交通、水源条件相对较差外,土壤、气候、社会环境都适合发展烤烟产业。因为烟草部门对口帮扶,从2015年开始,石剑村开始种植烤烟,虽然规模不大,户数不多,但贫困户收益立竿见影。

凭着对烤烟产业的熟知和了解,管兴志认为大力引导贫困户发展烤烟这条路绝对没有错,也是当务之急,于是,他首先做起了贫困户李芝辉的工作。

李芝辉原本一直在深圳打工,2016年他父亲因做农活时不幸摔断了腿,再也无法站起来,李芝辉不得不回到家乡。

以前,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靠李芝辉在广州机械厂做维修工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勉强可以维持,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同时,还能做点庄稼,补贴家用,可如今父亲瘫痪在床,李芝辉又不能再外出务工,今后一家人的日子该怎么过。

在多次走访、沟通后,管兴志劝说李芝辉发展烤烟产业。

“管书记,不瞒你说,种烟确实是条门路,可我家的地这么散,我又没有种过烟,这万一……”李芝辉十分犹豫。

得知李芝辉的顾虑后,管兴志主动联系了当地烟点的工作人员,上门为李芝辉讲解烟叶生产技术,他还积极联系乡政府帮助李芝辉协调流转了土地10余亩,解决了李芝辉的后顾之忧。

2017年,李芝辉种植烤烟15亩,在烟点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当年就实现收入3万元,要知道,以前李芝辉在广州务工,刨除房租、水电等必要开销,一年也就有个一万余元,如今不用离开家乡,收入还比以前多,这着实让李芝辉的脸上乐开了花。2018年,李芝辉又种植烤烟25亩,“如果年成好的话,今年可净收入近4万元。”李芝辉乐观地盘算着收入账。

今年年初,靠着种烟的收入,李芝辉给家里采购了个“大物件”,一辆拖拉机,自己花了三万多元,国家给补贴了9000元。

近年来,在石剑村,像李芝辉这样因种烟致富的贫困户已达10多户,他们在管书记的引导下,通过烟点的技术帮扶和自己的辛勤劳动,户均种烟收入达5万元以上,石剑村已连续4年种烟面积都在300亩左右,烤烟产业已经走上了稳定发展之路。

能不能有更好的产业把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在一起?管兴志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探寻。

集体经济不正是当前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吗?经过多方咨询论证,管兴志最终瞅准了帕尼卡软籽石榴这个集体经济项目。

当他满怀激情和希望地向贫困户们介绍时,却受到了大家的冷遇。

“小管书记,这个产业我们不懂,谁知道赚不赚钱呢。”

“是啊,种坏了咋办,再说就算种出来,卖给哪个嘛?”

面对贫困户们的置疑,管兴志决定用事实说服他们。“走,我带你们出去实地考察考察。”

于是,管兴志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先后多次分批带上贫困户前往剑阁县汉阳镇、闻溪乡以及阆中市等地参观产业发展情况,让他们对帕尼卡软籽石榴种植项目有了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赢得了贫困户们的认可、接受和支持,2017年底,一个200亩的石榴精品产业园就这样建成了,贫困户们都分到了不等的股份。管兴志还联系了县内的林果专业合作社,由他们负责石榴园的后期管理和产品销售。如今,满地的石榴树已经开花挂果,一片生机。

为了让产业发展多点开花,脱贫致富多点发力,除了烤烟和石榴,管兴志给全村的贫困户都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计划,2018年,全村共养殖生态生猪450头,土鸡6300只,山羊100只,种植核桃210亩。

“小管书记真给力,这两年我们村在产业培植方面走在了全乡前面,贫困户见到了实效,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脱贫的路越走越宽。”提到第一书记管兴志,石剑村党支部书记李必松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有梦想才有动力。下一步,我将抓住明年省定脱贫年的有利时机,和贫困户一道继续寻找致富产业,努力把石剑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产业村。”谈起未来的规划,管兴志信心满满,劲头十足。

新闻推荐

“电医生”暖心服务贫困户

本报讯(谭万方)“大爷,现在天热了,用电量也大了,要注意安全啊,你看这线路有点破损了,我们帮你处理下哈,还有湿手千万不要摸电器哈...

剑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剑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