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造林合作社一举双赢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4-10 06:31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今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印发,促进贫困地区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有机统一。作为生态脱贫的创新之举,率先启动实施的南部县、剑阁县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进展如何?4月3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4月3日,剑阁县鑫园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虹宾带领社员为新栽植的香樟浇水。金虹宾告诉记者,4万元项目资金当中,1万元的劳务费已支付给社员,其余管护费用将陆续发放。

精准对接劳务需求

实施精准脱贫以来,南部县东坝镇建起的万亩脱贫奔康产业园,吸引了约36名业主发展花椒、柑橘等产业,用工需求量很大。但此前用工都是临时找人,管理缺乏规范。

去年底,南部县成立了26家扶贫造林专合社,东坝镇的阳光森宝专合社便是其中之一,总注册资金100万元。在造林任务暂未下达的情况下,合作社先进行对社员的组织、培训,按照业主的需求,为其精准提供劳动力服务。

“30多天了,每天都有20多名村民在这儿干活,多的时候有30—40人。”渝木川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世红告诉记者,原本她还为组织劳动力发愁,但在扶贫造林合作社的有效安排下,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都符合她的需要。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贫困社员要达到60%以上。阳光森宝专合社负责人周伟介绍,该社已发展社员67人,贫困社员占到80%以上,来自全镇12个村。

成立以来,合作社对社员的年龄、身体条件等进行了摸排,进行了合作社管理、修枝整形技术的培训。截至目前组织用工100多个,社员劳务收入共计上万元。

在楼房沟村,贫困社员吴建平和母亲张素君也在为花椒苗装杯,一天有50—60元收入,工作强度不大,张素君和一批留守老人都感到很开心。

东坝镇林业站站长周廷雄介绍,下一步,合作社将承接省上分解下达的造林任务,除此之外,自身也要发展实体产业,并进一步吸纳更多贫困户加入合作社。

持续发展提高收益

剑阁县已组建鑫园、护林、茂林、万林等7家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涉及贫困户148户,贫困人口592人。在脱贫攻坚春季行动中,整合政府投资造林项目,由上述合作社实施绿化造林5700亩,包括核桃等经济林4000亩以及荒山、水系绿化造林1700亩。项目劳务费用136.1万元,劳务费用60%以上由贫困社员获取;贫困户户均收入0.72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0.23万元。

为了合作社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剑阁县林业局副局长李云辅介绍,将对其进行年度计分,考核工程质量、利益分配、管理透明度等多项指标;得分垫底的会影响下一年度造林项目的分配。

金虹宾表示,承接政府造林项目是具有扶贫性质的,利益分配上会严格按照“项目劳务费用要占到其承揽项目政府投资的45%以上,劳务费用60%以上由贫困社员获取”这两项硬指标。与此同时,造林专业合作社将壮大自身经营能力,为贫困社员争取更多工作机会和利润分配的空间。

声音

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提出,通过“回头看”,确保每一个造林合作社贫困社员身份精准。贫困县的造林任务要全部通过议标的方式落实到造林合作社,县政府要制定出台议标办法、成立机构,杜绝不履行议标程序、向造林合作社收取议标费用的问题。

春季造林结束后,要及时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保证社员当年的劳务工资当年发放,增加贫困群众的获得感。鼓励造林合作社由单一造林向造林、管护、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等。

新闻推荐

筝舞蓝天快乐放飞

“我要当一名人民教师”、“我一定会成为一位白衣天使”、“做一个完美女孩”……近日,剑阁县实验学校与剑阁中学联合举行第三届“筝舞蓝天,快乐放飞”风筝节联谊活动,两校近千名师生把承载着梦想的...

剑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剑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