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稳增产饭碗端得牢 广元市交出粮食﹃丰收答卷﹄

广元日报 2021-11-08 01:54 大字

本版热线:3268318

投稿信箱:459290010@qq.com

星期一

SHIJUE

小春粮食播面150.1万亩,总产39.7万吨,较去年增加0.2万吨,增长0.57%;

油菜播面141.15万亩,总产21.97万吨,较去年增1.57万吨,增长7.6%;

大春粮油作物播栽面积348万亩,较去年增加3.9万亩,可望完成全年470.7万亩、160万吨粮食目标任务;

……

丰收,是秋天最耀眼的字眼。今年,广元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粮食“丰收答卷”。

全市4.16万亩“良田”回归“粮田”

“通过土地整治,小田改大田、瘦田改肥田,使我们村1800余亩耕地连片成带,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10月21日,记者走进苍溪县白桥镇龙门村,苍溪县鑫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元富指着成片的农田向记者介绍。

在苍溪县月山乡烟丰社区三组的田间地头,几台挖掘机正对散地碎田进行归并和复垦,村民们在一旁忙着清除草丛和杂木,现场一片忙碌。

今年以来,广元市多次召开会议对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利用、粮食扩面增产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构建起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农户、经营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大豆扩种项目集中向“非农化”“非粮化”土地利用倾斜,剑阁县等地对流转整治“非农化”“非粮化”土地给予补贴。全市创新鼓励承包户、经营户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对分散偏远的“非农化”“非粮化”土地进行整治,并对建设达标者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给予补助。同时,结合全市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粮食、特色产业和饲草饲料生产,解决“非农化”“非粮化”土地问题。

据统计,今年全市完成“非农化”“非粮化”土地复耕利用4.16万亩,其中复耕复种粮食作物3.36万亩,让“良田”回归“粮田”。

水稻亩产最高达到713.2公斤

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昭化区以“王家贡米”地域品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万余亩,预计生产销售“王家贡米”达6000余吨,产值2亿元左右,带动当地5个镇,近6000余户农户发展,人均增收1800元左右。

今年以来,广元市以剑阁、苍溪等现代粮油农业园区、“鱼米之乡”、昭化“王家贡米”等创建为重点,通过“四新”与“五良”技术配套,全面开展优质水稻、油菜、彩色玉米、科学施肥用药等示范,大春期间建成23个面积500亩以上的粮油核心示范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最高亩产713.2公斤,平均亩产658.4公斤,较去年增加14公斤,全年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面积36万多亩,机耕、机播、机收,肥水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主要粮油作物良种率达98%

“小麦与玉米套种,果园里套种油菜、西瓜、红薯、黄豆,不仅让果树长得更好,水果品质更优,还让土地利用率提高,增加每亩地的收入,村民们也能多一份务工收入。”采访中,利州区大石镇青岭村副主任母海山介绍。

“套种”的模式,不仅赋予了土地更高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成为另一条绿色发展通道。

今年以来,全市麦玉豆、粮经间套种粮食作物面积达40万亩以上。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良种率达98%。

推广水稻直播、精量播种、油菜轻简高产栽培、马铃薯高产栽培、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高效节水灌溉等新型实用技术。

大春期间,全市共派出1500余名农技人员下沉农村一线,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和宣传,累计培训15万余人次。积极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性资金,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

今年几次强降雨导致农作物受损减产。灾情发生后,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对受灾户进行洗苗扶苗、改种补种、追肥防病等技术培训,改种补种晚秋作物20万亩。蒙立波王庭燕曾正强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怀英刘仁摄影报道

版面背景图:旺苍县三江镇桃红村村民粮食丰收。图为群众晾晒稻谷的情景。

新闻推荐

广元肉牛羊产业谋求突破性发展

五大工程五年为期广元肉牛羊产业谋求突破性发展□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燕巧“露水干了,可以放羊了。”10月25日上午10点...

苍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溪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