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地镇:弘扬本土文化引领“非遗”传承

广元日报 2020-08-18 00:32 大字

本报讯(廖晋熠徐超)传承好“非遗”文化、弘扬好“非遗”精神,使本地区传统“非遗”文化与新时代文明新村建设无缝接轨,是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近年来,苍溪县河地镇以“非遗”文化传承为突破口,深挖本土文化特色,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欣逢盛世暖人心,春风吹绿玉宝村;帮扶干部扎下根,促膝谈心赛亲人;讲政策、找门路,筹资金、兴产业;麻苹果、脆红李,药材苗木聚宝盆;昔日荒坡变青山,玉宝面貌日月新……”该镇何家梁村知客盛宝的快板脍炙人口,饱含深情。7月11日,盛宝在“赞脱贫·感党恩”——广元市首届乡村知客苍溪县复赛中位居榜首。8月4日,他代表苍溪县出战全市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二等奖。“我常年在外务工,是河地镇党委政府找到我,为我争取到参加比赛的机会。同时安排专人帮助我撰稿、修稿,找专人给我培训、指点。”他在获奖后这样谈到。

“来了来了真来了,好像唐王来进宝,右边进的是珍珠,左边进的是玛瑙,珍珠玛瑙一起进,荣华富贵送上门……”河地镇何家梁村王习贵、范兴仁用诙谐的语言、押韵的说唱走村串户进行《春倌说春》表演。每逢春节,2人或登台演出、或入户拜访,将美好的节日祝福送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心坎里。2016年,河地镇《春倌说春》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传承非遗,留住乡愁。河地镇的“非遗”是佳节酝酿的酒,飘香四溢,醉了乡亲、浓了乡情。除了春节的《春倌说春》表演,地干村、何家梁村以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举办多届春节联欢会,舞龙舞狮、小品相声、民族舞蹈等一系列非遗文化活动在小小的舞台上轮番上演。台上欢歌、台下笑语,有“乡愁”的年味为乡村文明建设默默铺砌了文化道路。

2020年春节前夕,河地镇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赏本土才艺、品当地美食、购本地特产。扶贫先扶智与志,“非遗”是凝结着古人“智”的内涵所在,是激发群众“志”的“特效药”。扶贫、致富、奔康的路需要“非遗”文化的崛起,河地镇的“非遗”文化传承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奔康 广元奔康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纪实

冲锋在前灯火不休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连夜赶工,加班加点印制防疫宣传资料。“一定要在今天晚上印刷完这批宣传资料……”这...

苍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