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葡萄冬挂果 返乡寻得创业甜

广元日报 2019-12-16 00:34 大字

杨玉龙和工人们在果园采摘葡萄

本报记者刘鸿博文·图

初冬时节,走进苍溪县陵江镇金陵村佳龙生态葡萄园,占地80亩的大棚沿着道路两旁依次排开,冬日的暖阳透过塑料膜照进大棚,阳光洒在一串串玫红色的葡萄上,显得格外晶莹水润。

大棚的主人杨玉龙是苍溪佳龙水果专合社社长,12月10日,他正熟练地挥动着手中的剪刀,和工人们一起把最后一批为数不多的葡萄摘下,存入冻库。

“我们种的都是有机葡萄,品种好,挂果周期长,从8月底能一直采到12月初,现在已经卖出了九成,余下的我们存入冻库,年前就能卖完。”杨玉龙一边采摘一边向记者介绍今年葡萄的售卖情况,言语中透着自信。

今年52岁的老杨是苍溪县白山乡人。个头不高,脸庞黝黑,双眼有神,看上去十分干练、沉稳。他早年和妻子先后在成都、上海和北京等地务工,通过打工赚了一些钱,日子越过越好。

“外出这些年还是攒了一些钱,但落叶总是要归根的,年龄越大,心里越想着能回家搞点产业,只是找不到合适方向,后来有一次到西昌的亲戚家吃到了他们种的克伦生葡萄,发觉口感很好,市场前景也不错。”细心的杨玉龙发现,广元、南充一带很少有人种植克伦生葡萄,而这一品种甜度高、挂果周期长,在每年水果淡季集中出售,价格相对也高。于是他凭着一股子干劲儿,放弃了外地的建材生意,毅然回到家乡,当起了新型农民。

说干就干,2014年冬杨玉龙开始改土建园,试种起了新品种克伦生和红提。老杨当过农民种过庄稼,但种植葡萄还是头一次,因为缺乏技术,管护不到位,本该2016年挂果的“冬葡萄”并未长成,眼看着上百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杨玉龙并不甘心,咬着牙重头开始。

“西昌、彭州、黄龙、乐山,哪里的葡萄种植技术好,我就去哪儿学,省内的葡萄主产区都跑遍了,光路费就花了5、6万!”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杨终于“跑”出了成效,掌握有机葡萄的种植技术后,2017年葡萄初挂果,保住了当年的人工成本费,2018年开始有了初步盈利,效益逐渐增加。

果香浓郁、鲜嫩晶莹的有机葡萄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张鹏是果园的老顾客了,每年都会到果园自己采摘葡萄。“这种葡萄很甜,水分多,而且还是有机的,和我们平常吃到的不一样,我这次特地带了30斤回去给家人们品尝。”

通过3年的不懈努力,专合社的规模已经从一个基地80亩发展到2个基地180亩,用工量也越来越大,每年3—7月是用工旺季,这期间每天的流动用工量能达到60多人,带动15户贫困户就业,人年均增收1万余元。

“每亩土地流转费有800元,我们在这里打工,如果是满勤一月能挣2000多块钱,平时就是修枝、打药、施肥,一年少说都有1万多块钱。”在园区务工的金陵村贫困群众常全武说。

“种养循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现在葡萄产量上来了,我们还打算拉长产业链条,发展葡萄酒加工和外销葡萄苗。”杨玉龙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十分清晰。

随着有机葡萄园的日渐壮大,杨玉龙的返乡创业经验为村民们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门路,也为苍溪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型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新闻推荐

被动变主动下访接访忙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有效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等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近日,苍溪县高坡镇...

苍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苍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