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边远贫困山村产业扶贫的艳阳天

广元日报 2019-10-29 00:51 大字

“真是太感谢了,沈总回乡创立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帮了我们贫困户的大忙,给我们脱贫致富吃了定心丸。”苍溪县东溪镇井塘村贫困户靳胜能拉着县委领导的手反复说。

据悉,井塘村位于苍溪县东北贫困连片区域,位置偏远,离县城80余公里,平均海拔超过800米,是全县经济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山区村。该村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农户散养猪、羊、鸡为主的养殖业为主,产业规模小、收益低,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2016年底,井塘村委在东溪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士沈建道回乡创业。在镇、村两级组织的关心、帮助下,沈建道回到井塘村,流转土地100亩,从外引进优质肉牛苏门达尔,建设永生肉牛养殖基地,成立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聘请当地农民就地务工,其中常年聘用15名贫困农民。经过三年的发展,到今年10月初,存栏肉牛150头,实现了自产、自养。2018年销售成品肉牛50余头,实现销售收入近100万元,利润30余万元。随着今年牛肉价格的上涨,利润将达到40万元左右。

通过建立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在自身发展产业实现致富的同时,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脱贫致富:一是流转土地100亩,流转费22万余元;二是长期聘用15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加工资性收入10000元;三是大力回收秸秆(含玉米)、稻草等数万公斤,既减少了空气污染又带动收入10万余元;四是发展散养户养殖肉牛,形成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的发展之路。

“现在存栏肉牛150余头,产值近300万元。2020年春节前将销售部分成品牛,实现收入约30万元。目前正在扩建50头规模的养殖场,2020年销售收入将突破200万元,利润将近100万元。看到养殖场效益这么好,井塘村及周边村部分贫困户向我咨询养殖事宜,我将陆续为他们提供仔牛,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把产业链延伸至贫困户。每头年利润可以达到6000至10000元,力争把肉牛养殖项目办成井塘村的特色、优势产业。”沈建道雄心勃勃地说。

一个贫困边远高山村通过大户引导发展肉牛养殖,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产业致富发展之路,这给我们深深的启示:产业扶贫必须结合自身资源特色,不能一哄而上;要充分发挥能人的引领作用,通过大户的带动使贫困户自觉接受并发展产业。苍溪县东溪镇井塘村肉牛养殖产业已经成为该村脱贫的骨干产业,也必将引领该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先机。

(李政)

新闻推荐

回顾红色历史 牢记初心使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接受思想洗礼、传承红...

苍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苍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