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园联动”撑起扶贫大产业 苍溪县产业扶贫见闻
贾锡平贾文韬
一块块散落于崇山峻岭间的山坡地,能有多大潜力?一个个农家院落房前屋后的犄角旮旯,能有多大用处?苍溪通过县建产业园、村建扶贫园、户建自强园“三园”联动,承载起39.5万亩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带动全县几十万农户和近十万贫困农民加入新一轮发展产业增收脱致富的大潮。
一组组不断刷新的脱贫数据传递出怎样的信息?2018年,苍溪县贫困村、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9%,产业与就业收入6360元,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7.2%。贫困村由214个下降至39个,贫困户由2.7万户9.2万人下降至0.22万户0.7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3.9%降至1.1%,今年将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苍溪是如何让产业带动群众进入脱贫“快车道”的?为以微知著,笔者在这个位于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总人口76万的川陕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工作重点县进行了深入采访。
县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县一特”带农增收
“今年风调雨顺,我们产业园的红心猕猴桃迎来了大丰收,1亩地能采下至少1吨果,按均价每公斤20元算,毛收入可达2万多元,园内160多户贫困户,‘产业+就业+分红’平均每户能有4到5万元的收入。”歧坪镇天新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党支部书记郑雄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据介绍,天新红心猕猴桃产业园是2015年由苍溪县统一规划、整合撬动资金建起的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通过“新型主体+基地+贫困户”模式,创新保土地租金、保贫困农户就业、保农产品订单收购、特色产业保险和生产托管超产分红、订单收购二次返利分红、果品存储增值分红、集体资产收益分红的“四保四分红”联贫带贫机制,2018年带动园内农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145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实现收入10800元。
“每年八九月份,就有很多商贩到园区来收购果子,有美国的、欧洲的……产业园里的生态果不愁销路。”运山镇双龙红心猕猴桃产业园区负责人沈仕洪告诉笔者,近几年,产业园通过加强院县合作,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良种引进、繁育、技术推广、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让产业园的红心猕猴桃通过了有机认证和欧盟认证,鲜果十分抢手。
沈仕洪介绍说,为了让果子卖出更好的价钱,今年产业园又建起了5个冷库,园内农户可以将部分猕猴桃存放到春节前后销售,每公斤还可多卖10元以上。园内还建起农产品初加工点10个,发展电商13家,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36家,贫困户除自己发展产业外,还可以就近务工增收。
集聚现代要素,建设“基地+加工+营销”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联村带户、带动连片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据苍溪县委书记张寿于介绍,截至目前,该县已建万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9个,其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命名的产业园8个、市级10个。集中连片发展苍溪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主导产业23万亩,产业覆盖全县25个乡镇、52个贫困村,园内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联利分红等,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10700元。
村建特色产业扶贫园
“一村一品”扶贫减贫
治穷先治根,产业是核心。
走进苍溪偏远的贫困村石马镇红凤村,村党支部领办的200多亩红心猕猴桃扶贫园里,泛着新绿的猕猴桃苗,在阳光下特别惹人爱怜,5口防旱池和通向园区深处的作业道,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这是红凤村写出的产业扶贫文章。去年底,村里大刀阔斧推进改土建园,实行“坡改梯、零改整、薄改厚”,建设特色化、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的“一村一品”扶贫园,按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技术、统一改土、统一种植和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模式,吸纳全村22户贫困户参与到村建红心猕猴桃扶贫产业园中,实现了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和创业。
在苍溪,村建“一村一品”扶贫园并非个例。桥溪乡川主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村副主任涂汉文告诉笔者,为摆脱贫困,2016年,村“两委”在县上“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一事一议”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带领群众建起了“一村一品”扶贫园,种植红心猕猴桃500亩,将全村33户贫困户带入发展产业、务工就业之中,2018年人均增收5200元。
文昌镇权家村刘大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年间,将红心猕猴桃从全村不足10亩发展到如今的400多亩,全村170多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在村上建起的红心猕猴桃扶贫园里,有的将土地流转给业主,就地务工就业;有的在自家的承包地或租包邻近农户的土地种植红心猕猴桃。(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根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四川广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位于苍溪县陵江镇秀城路36号“广明·国际...
苍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