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诗人石春元 艾青收他当弟子

南充晚报 2019-01-11 01:55 大字

近日,67岁的石春元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挂号信。信中有一张奖状, 并附上说明: 北京华夏新诗研究会与北京大学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当代杰出诗人评选活动中,石春元被评为“中国当代杰出诗人艺术家”。

出版诗集 中国作协主席作序

2017年11月,石春元的诗集《军鼓高地》 经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圈内人发现:这本诗集收集的作品,其创作时间跨度10年,260多首诗歌中, 一半为石春元退休后创作。

这本诗集分军鼓高地、部队警句、嘉江割鳞、爱情摇滚、兵戛军碟、铁线风筝六部分,字里行间全是满满的军旅魂,尽兴倾吐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听闻石春元的《军鼓高地》 即将出版,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有感而发,以题为《弁言 中国新诗的未来(纪念新诗诞生100周年)》一文,作为《军鼓高地》之序:“石春元的军旅诗集《军鼓高地》,就要在成都出版发行了。几封专函,要拿我的这篇文章印在书前。颇费踌躇。借此机会,我想谈谈中国新诗健康发展过程中,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些问题。”

著名军旅作家胡世宗评价《军鼓高地》为“令人振奋的激越的鼓声”,“我觉得石春元就是一位一直‘坚信泥土里有不竭的灵感’ 的诗人。”“认识石春元,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他是个对诗如醉如痴的年轻歌者。”“春元已是‘老兵’,但在他的诗中仍闪耀着青春的光彩。”

部队萌芽 徜徉诗歌海洋

2013年出版的《南充文学》杂志中,读者经常会在书中发现“石春元”这个名字。《献血拳》《当灾难再次降临》《废墟迷彩》《地震宝宝》,一首首诗歌让人看到退休后的石春元骨子里依旧流淌着军人的情怀。

1972年10月, 石春元从苍溪老家参军入伍。 新兵训练时, 他就写下16行诗《欢庆四届人大》,并在《锦州日报》上发表。 此后, 石春元的诗歌创作一发不可收,他也因此进入团、师政治部,从事宣传工作。

20岁那年,他的32行诗《我为钢城站岗》发表在《辽宁日报》。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春元先后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发表6首诗歌,引起著名诗人艾青关注。1986年6月,石春元应艾青之邀,在北京与其会面。 艾青对石春元的诗歌创作给予肯定,并收他为弟子。

1989年,石春元出版的个人诗集《花蕾之夜》,在中国首届诗集全国出版大奖赛中获得优秀奖。《作家生活报》专门在一版进行报道,同时刊登了他与艾青交流的新闻照片。

退休生活 依旧坚持写作

从部队退休后, 石春元在南充落户。离开军营,他长期养成的写作习惯并没有丢,每天早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

“每天写1800字至2000字, 雷打不动。”石春元说,每月下来,他写的日记字数达6万多。 之所以要坚持写, 主要是练脑,通过回忆军旅生涯,让军旅生活在退休之后得以延续。

石春元不会用电脑打字, 手写的字看起来有些歪歪扭扭, 这是他当年脑部受伤后引起的后遗症。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石春元奉命值守营部电话。由于天降大雨,电话线被风刮断,他上房接电话线时,不慎摔倒脑部受伤,至今双手都不利索。

石春元写日记, 喜欢用散文写法,他的日记如同耐读的散文。几年前,他的4篇日记在《南充文学》上以《日记四则》为题予以刊载。这对石春元的日记写作给予莫大的鼓励。

李波 文/图

新闻推荐

苍溪八庙小学 受捐40万

本报讯(何平)2018年12月29日,苍溪县八庙小学初92级学生任小贵情系桑梓,专程回母校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任小贵此次捐赠物资、资...

苍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苍溪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