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田园秀苍溪 四川省苍溪县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助推乡村振兴见闻

广元日报 2018-12-24 01:01 大字

贾锡平贾文韬

“最忆苍溪县,送客一亭绿”,八百多年前,宋代大诗人陆游留宿四川苍溪时留下千古佳作。初冬时节,笔者随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的参观代表,走入诗人笔下的秀美山川,苍山溪水被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区装点得绚丽多彩,如诗如画,一幅幅“产聚园中、村建产中、文兴村中、人居画中”的乡村繁荣美景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园中聚产业,让农业实现产业兴旺富民梦

从县城出发,进入苍溪正在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碎的古老田块已被成片成带的红心猕猴桃、雪梨等特色产业基地所替代,村民们正忙着在果园中修枝、施肥、涂干……田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园区中,农产品初加工点星罗棋布,红心猕猴桃科技创新中心、精深加工中心与商贸物流中心交相辉映,县园区管理办副主任唐伟介绍,产业园正全力推进“基地+加工+科技+营销+旅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园”。

“大家一定要严格按县上现场会的要求修枝、翻园、除草,不能有半点马虎!”在园区黄猫垭返乡创业人员罗洪的果树基地,他一手拿着果剪,一手握着小话筒,反复叮嘱在果树林中冬管劳作的合作社社员。今年,罗洪回乡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的特色水果产业基地已初见成效,这让他扎根园区创业发展信心十足。

“一到八九月份,有很多商贩亲自到园区来买果子,有美国的、欧洲的……我们的生态果不愁销路,今年,村集体又建起了200吨的冷库和分选包装车间,村里的农民将猕猴桃、雪梨存放到现在销售,每公斤还可多卖10元以上”。园区运山镇双牌村一组职业农民文笃平边给果树施肥边告诉笔者,他家在房前屋后种植4亩多梨和猕猴桃,建起了家庭农场,再加上园内务工和果品存贮分红,全家年收入达15万元。

走进园区建在老树村的现代数字农业管理中心,操作人员在硕大的LCD显示屏前,向我们演示园区通过农业大数据实现决策、管理、预警等多个应用系统,点击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操控水肥一体化设施、无人机,农产品上网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地作业工人通过手机APP进行生产管理、农资调配、作业验收的全过程,现场参观的代表无不为之惊叹。

在一片喝彩声中,笔者通过现场视频连线,采访了正在猕猴桃基地劳作的老树村贫困户陈从培。“听说你以前是贫困户?现在家里收入和生活怎么样?”“我们全家四口人,前年就脱贫了,现在我返租倒包猕猴桃园100亩,每年收入劳务费6.8万元,再加上3亩土地的流转费1500元,2亩多庭园猕猴桃收入1.5万元,全家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还盖起了两楼一底的房子。”硕大的显示屏上陈从培一脸灿烂。

据了解,苍溪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不忘初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抓到底,一届一届干到底,从“五小”庭园经济起步探索,发展到现在大园区“带”小庭园,万亩园“带”千亩园、种养植园“联”加工旅游商贸园的“全域园区、全产业链融合”创新跨越阶段。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园区1个,建成省、市级园区18个,县级园区69个,建产业庭园3.8万个,集中连片发展苍溪红心猕猴桃等特色产业39.5万亩,2018年,全县园区综合产值达60.6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00元,比园外人均高出30%以上。

产中建新村,让农民实现生态宜居小康梦

“走上柏油路,用上新能源,住上好房子,喝上自来水,上网看天下、果园能致富……”穿行在天新红心猕猴桃园区,只见家家有果园、户户有花园、两楼一底、一楼一底的现代川北民居镶嵌在猕猴桃、雪梨产业基地之中,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直通云天,一张张鱼贯而入的电网、水网、电视宽带网联通千万家,“房在绿中坐,人在画中游”的感慨油然而生。

园区党支部书记郑雄告诉笔者,园区内6个村以前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园区建设,家家建起产业庭园,村村建起党群公共服务中心,村民全都过上了“吃水不用担,煮饭不冒烟,耕田不用牛,出门泥不沾,家居花果园,办事购物很方便,人人收入过万元,家家富裕日子甜”的现代乡村田园生活。

(紧转A2版)

新闻推荐

苍溪县纪委监委派出文昌片区纪检监察组 严把岁末信访关

年关将近,返乡农民工日益增多,信访问题突出,为保证群众过好平安幸福年,苍溪县纪委监委派出文昌片区纪检监察组三举措化解信访...

苍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苍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