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重拳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四川日报网 2018-11-13 09:46 大字

图为:群众现场就关心关注问题质问第一书记(刘紫艳/摄)

图为:第九期阳光问廉现场(刘紫艳/摄)

曝负面旨在强震慑扬正面。苍溪县在加大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暗访通报力度中,特别注重筛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他们聚焦群众关注的村务不公开、假公开、选择性公开等问题,扶贫干部履职不力导致扶贫项目成半拉子或“豆腐”工程问题,“一卡通”专项治理重痕迹轻成效,扶贫资金被卡在“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以“阳光问廉”、红头文件、手机短信、网站、电视、微信公众号同频共振曝光。并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曝光警示教育片方式强化警示教育。

今年来,全县已曝光扶贫领域作风典型问题13人次,其中涉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10人次,开展警示教育达30000余人次 。

今年4月,苍溪县纪委监委干部在石门乡插江村暗访时,在和村民交谈中获知,村主任苟正华将多年死亡人口作为户主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统计,后经查实,苟正华被党内警告处分。

除通过“纸面”“画面”通报曝光外,苍溪还抓住重点问题、盯紧关键节点,揭“表面”看“里面”。

据苍溪县纪委、监委分管案件副书记介绍说,他们紧盯扶贫验收或考核等重要节点,重点查处“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画押式”算收入账、“挖掘式”总结、脱贫攻坚中当“甩手”干部、搞面子工程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行为。

为从精准监督中真发现问题,苍溪采取问题整改“回头看”、“点穴”巡察、督查暗访,或采取蹲点、体验、走访等方式,直奔窗口单位、基层一线或群众中间,从自身目之所及处或群众只言片语中扫描、过滤问题。坚持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对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对群众反映强烈或影响恶劣问题的实行“一案三查”。

今年来,查暗访2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43个,约谈18余人, 追责问责3人。

如何健全完善制度,从源头上挤压扶贫领域形式主业和官僚主义空间,抓实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苍溪出台脱贫攻坚“八条铁规”和脱贫攻坚“大比武”考核细则,从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强化扶贫领域作风纪律、逗硬考核等方面着力,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

苍溪县纪委监委还创新打出监督执纪“组合拳”:在8个片区派出纪检监察组,解决同级监督难问题,避免监督执纪问责“缩水” 或“放水”现象;围绕脱贫攻坚,开通网上6大监督直通车,扎紧管住干部、管住权利制度笼子,严防扶贫资金“走样”,扶贫政策变形;坚持组织机构专业化、办公实施标准化、监督执纪程序化、权力运行透明化、考核奖惩制度化“五化”标准,在39个乡镇规范化建设乡镇纪委,增强基层监督力量和执纪公信力。

据苍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王永介绍,下一步,苍溪将围绕帮扶部门“帮扶了什么”“怎么帮扶”以及乡镇在脱贫攻坚中履职尽责等方面筛查问题,切实牵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牛鼻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牛鞭子”,常态化长效化治理脱贫攻坚领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如期实现高质量脱贫护航到底!(阳雪梅 刘紫艳)

新闻推荐

张家沟流域管理保护重在落实

本报讯(记者曾媛)7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安富带领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到苍溪县...

苍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苍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