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悠然运山坝美哉花果乡——苍溪县运山镇脱贫攻坚纪实

广元日报 2017-07-26 01:32 大字

我爱你绵延起伏的乡间小路

缠绕着翡翠般的山峦

这里是梨花盛开的地方

若不是亲眼所见

无法想象这里的美丽

走进大自然的梦境

花果运山在这里名扬……

苟林  本报记者  曾媛   

运山镇,地处苍溪县城东北部,幅员面积32.4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78个村民小组、11360人。走进运山镇,群山环抱,幽水长流,蓝天绿地,豁然开朗。北看运山,似骏马腾空,有欲跃苍穹之势;南看运山,似篝火冲天,有灿然绚丽之美;东看运山,似船幡劲扬,有荡舟挺进之韵;西看运山,似金钟笃座,有晶莹剔透之明。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运山镇以农耕和养殖为主的经济形态。从“米丘林园艺场”到“双龙现代农业园区”,从“苍溪梨专业合作社”到“铭川养兔场”,运山镇围绕“1+3”水果产业模式,先后巩固和发展苍溪梨、猕猴桃、麻苹果、脆红李等其他特色水果;紧扣传统农业模式,在“互联网+”的大潮下,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让运山农产品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摘帽致富

做贫困户的“领路人”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响彻祖国大地。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攻坚战中,运山镇30多名驻村干部,在扶贫一线演绎了无数动人故事。他们的故事印证了全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彰显了***、精准脱贫的成果。

镇党委书记贺俊杰表示,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运山镇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小步快跑”,只为努力实现群众脱贫奔康。去年,全镇纳入易地扶贫搬迁49户、C级危房改造40户、D级危房改造38户。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和贫困户贷款覆盖率均居全县之首。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掀起了帮扶济困,结对帮扶贫困学子、贫困残疾人的热潮,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残疾人都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以前种植猕猴桃,因为不太懂管理技术,猕猴桃的产量一直上不去。自从老马来了后,定期组织大家参加技术培训,现在产量上去了,腰包也鼓起来了。”老君村三组的侯家国望着家里的5亩猕猴桃,难掩心中的兴奋。

“刚来到老君村,真是满目荒凉,到处是荒地,村里的壮劳力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面对劳动力缺乏,产业发展薄弱,技术支持缺乏,用电难、用水难、出行难的问题,马洪久并未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为此,马洪久四处奔走,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积极联系县猕研所、县职业高级中学的专业人员到村开展猕猴桃种植技术培训,提出“户建一个产业园,人均栽100株红心猕猴桃”的产业目标。

“邬叔,这段时间天气冷,你在家里一定要注意保暖,养好身体。”走进镇政府扶贫专干王静书记的办公室,只见她正在打电话。“邬延召是老君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了癌症,一直在县人民医院治疗,今天才回的家,我打电话问候一下。”挂了电话,王静解释道。

“王静书记的办公室在哪儿?我找她咨询点事儿,就是那个爱笑、有两个酒窝子的女娃娃。”这是镇政府干部们听到前来办事群众说的最多的话。

“老实说,我刚来的时候,还是挺沮丧的,因为是乡镇嘛,肯定和县城有差距的。”王静坦率地说道,“但是当看到运山村民对你充满希望的眼神,你才会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自私。我家也在农村,我能深切体会到老百姓对过上好日子的期待和渴望。”王静的声音中充满了柔情,也让人听出了她的笃定而坚持。

老幼致富不缺位

村民无人不产业

“我和老伴儿现在种了1亩猕猴桃,别小看这点猕猴桃,一年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比我儿子挣得都多!”宝明村3组的侯思强看着门口的猕猴桃乐呵呵地说。像侯思强这样的家庭在运山比比皆是。

为了充实产业发展的力量,运山注重宣传引导。通过示范引领、送种苗、送物资等方式,鼓励有生产能力的农户积极发展产业,激励有产业基础的农户壮大产业面积。同时,积极开展猕猴桃种植管理、脆红李栽植等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农场主和专合社,着力带动和发展一批产业骨干,进而辐射带动全镇人发展产业,形成了“运山无人不产业”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产业发展全村覆盖,老人小孩对猕猴桃的培育技术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走在田间地头,全家人出动发展产业多得很!”宝明村支部书记张友文指着一片片刚改土建园的猕猴桃园区,兴奋地说道。

走入双牌村产业大户文笃强的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家门前改土建园栽种的300株猕猴桃树苗。继续往前走,两旁是栽种的橘子树,橘黄油亮的橘子沉甸甸地悬挂在果树上,凑近一闻,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再往前走,红彤彤的柿子、鹅黄色的柚子、翠绿色的苹果……硕大诱人的水果让人直咽口水。

“我们这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春天有樱桃,夏天有葡萄、脆红李,秋天有雪梨、猕猴桃、白果。冬天最多了,有橘子、柿子、柚子、苹果。来我们这儿,保管你一年四季有水果吃。”文笃强说完,憨憨地笑。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多渠道致富,运山敢于创新,立足长远,以双龙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载体,利用资源优势,在传统“1+3”(1即苍溪梨,3即猕猴桃、麻苹果、脆红李)水果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正在大力发展各类水果,多措并举,实现了“运山无时不产业”的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全覆盖

运山无地不产业 

“作为现代畜牧产业示范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运山始终铭记着‘建设苍溪最美乡镇,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初心,紧紧围绕‘2344’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大展拳脚。去年开始,开展\‘脆红李采摘体验游’活动。为了以点促面带动产业发展,以\‘村组和农户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建成宝明村瘦包梁165亩标准化猕猴桃园。”镇长韩波林介绍说。

站在运山猫儿垭观景台上放眼望去, 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整齐划一的土地规划,欣欣向荣的产业园区……巍然屹立的猫儿垭观景台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运山产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由于山林保护好、绿化也好,运山大面积的连片荒山并不多,只有一些零星荒地。你看,那座山,原来也是荒地,后来引进了脆红李进行种植,荒地也能变金山!”运山镇统战员沈世洪指着二龙村的短梁山,对前来学习考察的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们说。

运山大力开发利用荒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消灭“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营造了产业发展不留死角、运山无地不产业的繁荣盛景。“四荒”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该镇按照“建设最美乡镇、提前两年奔康”目标,以“农业产业智慧化、产城产村一体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乡村旅游全域化”为路径,大力推进产业脱贫,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提升群众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既邀请市县专家学者授课,还组织种植大户外出成都考察学习技术。全镇实现了“村村都有科技宣讲队、组组都有科技示范户、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体系,为群众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艰难的探索,顽强的拼搏进取,在历史的回眸中,运山豪迈地镌刻下了辉煌的篇章;创新的实践,昂扬的厚积薄发,在未来的展望中,运山实现了破茧成蝶后的华丽转身。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勤劳朴实的运山人的精心耕耘下,运山已形成苍溪梨6000亩、猕猴桃5300亩、其他特色水果1500亩的规模,实现户均增收8000—12000元。该镇形成了“无人不产业、无时不产业、无地不产业”的繁荣盛景。在此基础上,将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全域园区、产业全覆盖优势,打响“悠然运山坝,美哉花果乡”的品牌!

新闻推荐

苍溪农产品+微商开启农产品网销新时代

本报讯(谢梓毅)14日,苍溪县举办的“青春助力电商扶贫”——苍溪县首届红心猕猴桃创业分销大赛正式启幕。启幕当天参与报名的网商达400余人,网销猕猴桃达1万余件。“本次活动,我们优先售卖苍溪县贫困...

苍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苍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