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湖村:种植中药材 致富有“良方”
羊山湖村村民对佛手柑进行切片处理。
□岳池记者站 范聪 本报记者 陈玲/文 张启富/图
8月的羊山湖村,处处绿意、勃勃生机。羊山湖边种植的中药材,一直延伸至不远处的山坡上。8月25日上午9时许,太阳灸烤着大地,该村党支部书记蒋相兵戴着草帽,在佛手柑种植基地里来回穿梭,与业主一起查看佛手柑的长势。
“佛手柑三年挂果,我们要看看哪些长得好,哪些长得差一点,才晓得怎么提升产量。我们得让业主留得住,村民才能靠着产业致富。”蒋相兵说,近年来,为了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羊山湖村引进了9个业主,全村90%以上的土地都已流转出去。村民脱贫致富一靠务工、二靠租金、三靠分红,多数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
穷山沟变成了“金窝窝”,撂荒地变成“聚宝盆”,羊山湖村的脱贫故事要从岳池县发展中医药产业说起。
羊山湖村位于岳池县顾县镇东北部,经村级建制调整,由原贫困村马家村,非贫困村梁家坳村、小羊山村于2020年5月合并组成,村活动室距离顾县场镇6公里,距岳池县城18公里。在2016年之前,由于基础条件落后、地理位置偏僻等客观原因,该村没有支柱产业,经济基础薄弱。
2016年,岳池县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同年底,依托羊山湖村山地多,红壤土层厚,富含磷、硒等微量元素的优势,岳池县确定在该村打造中药材产业旅游园。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该村先后实施土地整理、小微水利设施完善、产业扶贫及旅游环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等项目,陆续种植佛手柑、黄精、川芎、吴茱萸、半夏、枳壳等中药材,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一块块规整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让更多村民稳定增收,羊山湖村因地制宜,围绕中药材种植产业,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在农民新村新建30余栋房屋。同时,通过“中药材+旅游”模式,开发出赏药菊、食药膳、爬药山、吼喊泉等特色健康旅游项目,成功举办“广安市中国农民丰收节”“首届岳池中医药健康旅游节”等活动。
为帮扶贫困群众,羊山湖村颇费心思。该村第一书记罗阳介绍,村里引进9名业主种植中药材。以业主蒋定强为例,他在村里建成吴茱萸种植基地,并建有初加工厂,车间有务工人员15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名,带动贫困户增收效果明显。
“村民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景区务工,每天有50余元的务工收入,平均每个村民每月有一千余元的收入。村民还可以借用产业扶持基金入股合作社,实现年终分红。部分贫困户目前还自主经营农家乐和民宿。”罗阳说,村民将“农业饭”变成了“中药饭”,增收有保障。
唐宜全是该村最先将“农业饭”变成“中药饭”的村民之一,也最早尝到了这些苦中药里的“甜头”。目前,他管理着700多亩地,带动70名村民靠种植中药材致富,其中有不少是贫困群众。
“这些药材的纯收益是一般粮食的3倍以上。”村民张秀友说,目前,全村种植佛手柑、黄精、丹参、吴茱萸等13个重点中药材品种2万余亩,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
“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中药材种植基地,每年租金有2000多元,我和老伴儿在基地和建筑工地务工,一年总收入近3万元。”该村昔日的贫困户张军海说,自从村里发展了中药材产业,村民的生活“节节高”了。
新闻推荐
金色的“海洋”。把丰收的稻谷扛回家。满了,停!收割机来回穿梭田间。采收收割机遗留下的边角稻谷,做到颗粒归仓。收谷子。8...
岳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岳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