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三农”沃土 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广安日报 2019-08-28 04:54 大字

萝卜获丰收。

农民采摘脐橙。

花椒地里好繁忙。

荷花盛开。

□岳池记者站 范聪

从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大农业生产,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村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从农民告别“靠天吃饭”,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增收致富……70年来,岳池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目标正在实现。

推动产业转型 提高发展质量

提质增效农业强

眼下正值水稻丰收时节,8月26日,记者来到石垭镇云峰村稻田养鱼基地,只见业主正组织人力、机械抢收水稻。

对比传统种植水稻收益如何?有哪些好处?带着疑问,记者向该基地业主李贵兰询问。

李贵兰告诉记者,两年前,他承包了500余亩土地种植水稻,其中70亩采用稻田养鱼模式。他说,采用稻田养鱼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收益、减少了成本,比种植传统水稻收益增加了4倍。

据了解,稻田养鱼是一种把鱼类养殖和水稻种植有机结合的综合生态农业模式,以种植水稻为主、以稻田养鱼为辅,完全发掘稻田的生产潜力,以养鱼促进水稻更好地生长,实现稻田资源的最大利用,实现鱼和水稻的双丰收。此外,由于水里养殖了鱼类,水稻不能用农药,水稻的品质有保证。

改善种植、养殖技术是该县实现“农业强”的途径之一。同时,该县还聚焦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对效能较差的土地进行调形,形成地成块、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的现代高标准农田。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石垭镇丁家村的柑桔种植基地内,连片的青绿色柑桔树映入眼帘。

丁家村村主任赵世平说,曾经,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耕地劳作人员较少,土地撂荒问题严重。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该村800亩撂荒地进行了土地调形。

“土地调形后,针对丁家村的气候和土质,我们积极引进业主,发展起了柑桔产业,改变了以往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发展模式。”赵世平说。

前些年,随着青壮年农民务工潮的兴起,在家劳动力日益减少,农村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岳池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土地调形,增加土地使用面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同时,该县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推进新村建设 实施“三大革命”

环境洁净农村美

前不久,岳池县第九届农家文化旅游节暨白庙镇第三届荷花节在白庙镇幸福美丽新村瞿家店村盛大开幕。

开幕式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节目一一呈现在游客面前。而在演出现场,还有大片的荷花,淡淡荷香扑面,令人心旷神怡,引得游客流连忘返。

“自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后,村里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活动。村里美了起来,热闹了起来。”村民蒋术英说。

近年来,该县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总体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扶贫新村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县共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37个;依托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抓好“四好村”创建,共创建省级“四好村”53个、市级“四好村”260个、县级“四好村”420个。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让农村美了起来,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农村“颜值”更高。

“现在,我们这里环境很好,我们住在这里感觉很幸福。”蒋术英高兴地说,村里放置了分类垃圾桶,聘请了专业保洁员以及清运员,每天负责对全村的生活垃圾进行保洁清运。

“目前,我们村配备了11名保洁人员和两名垃圾收集人员,他们每天对全村进行清扫与保洁,为村民营造了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该村党支部书记舒远安说,同时,白庙镇党委政府还通过向上争取,在该村里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以处理该村及镇周边生活污水。

“以前,我们村没有修污水处理站,老百姓将生活污水到处乱倒。”村民胡孔友说,村里修了污水处理站后,乱倒污水的现象极大减少了,村里干干净净的,居住起来十分舒适。

该村的美丽环境,得益于该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近年来,该县还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80%,建成乡村污水处理厂(站)44个,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30公里,新建卫生厕所2万余个。

完善基础设施 拓宽增收渠道 助农增收农民富

要致富,先修路。谈起修路,顾县镇南桥坝村4组村民杨明喜深有感触。他说,以前村里是田坎路,一遇到下雨天,村民就只能穿雨靴走路,还容易摔跤。自从村里把公路修好后,他们出行更方便了。

南桥坝村位于顾县镇西南方位,距离顾县场镇不远。曾经,该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畅,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并制约着该村的发展。2018年7月,南桥坝村村民“出行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一条全长3公里的产业扶贫路建成通车,将该村1组到7组串联了起来。

“现在,我骑上电瓶车,一小会儿就到了村委会,到顾县镇上也方便了不少,非常开心。”杨明喜说。

南桥坝村的变化正是岳池县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农村公路不断提档升级,形成以辐射建制村的通村公路与产业联网路为脉络的公路网格,扫清了脱贫“路障”,改变了群众“出行难”现状。

去年,全县实施完成通村水泥路129公里,产业扶贫路336.35公里,窄道加宽25.49公里,涉及全县41个乡镇、124个贫困村、80个非贫困村,实现全县所有建制村通村水泥路达标。

修好了路,如何让农民富起来?

记者来到龙孔镇皇姑庵村桑蚕产业园,村民杨定学一边劳作一边告诉记者,村里发展了桑蚕产业后,他长期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

时间回到2018年6月,杨定学因腿脚不方便,无法外出打工,只能长期在家。看到村里发展起桑蚕产业园并成立了合作社,杨定学就到桑蚕产业园应聘务工。由于杨定学踏实肯干,被合作社选中成为一名管理人员,并送他前往广西、南充等地培训,学习种桑养蚕技术。杨定学一边钻研技术,一边总结管理经验,一步一步走上了增收的道路。

在皇姑庵村,农民除了可以像杨定学一样在产业基地务工外,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增收致富。

“我家里有8亩地,租出去后能增收1000余元。”村民刘作秀说,“加上务工收入,我一年能有9000余元的收入。”

“皇姑庵村共发展桑树3000余亩,解决了150余名村民务工需求。”龙孔镇副镇长李扬说,目前,全镇已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就业、群众持续增收的新局面。

岳池县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该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仅去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56元,同比增长9.5%。其中,工资性收入7539.6元,同比增长8.4%;经营净收入6005.4元,同比增长9.3%;财产净收入307.5元,同比增长18.1%;转移净收入1203.5元,同比增长14.6%。

新闻推荐

守住地质灾害防治“生命线”

(上接第一版)多措并举有计划有步骤消除隐患防是关键,治为根本。“治”包括避险移民搬迁和地质灾害治理。“避字当先,对危害程...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