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之变

广安日报 2018-12-11 00:00 大字

□马黎明

“行”,是人类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几乎都被“禁锢”在户口所在地的狭小范围里,许多乡下人能进趟城,就算是“出远门”了。

那时,人们出行主要是靠两条腿,被戏称为“11号自行车”。乡村大多不通公路,即使通公路的交通要道也很少看到汽车,偶有一辆货车经过,总会有人站在路边,伸出长长的胳膊频频向它使劲地招手,希望司机能发发善心,好搭个顺风车。

那时也有少量的客车,但线路仅有几条,而且班次有限,常常是一票难求。人们要到重庆,中途还要在合川或北碚住上一晚,虽然不过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但坐客车需要两天。到成都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直达班车,需要坐车到南充去转车,两百多公里的路,要起早贪黑地坐车走上三天。这一路上颠簸得厉害,许多人由于晕车,几乎把胆汁都要呕吐出来。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渐渐进入寻常人家,客车也增多了。90年代,县城到各乡镇都有了客车,班次也多了。长途运输公司出于人性化考虑,增开了到成都、重庆等地的夜班车。尤其是夏天,为了躲避车上的“桑拿”高温,夜班车很受旅客青睐。后来,长途客运车逐渐改用空调卧铺车,旅行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进入新世纪后,交通更是得到了加速发展,自行车渐渐被摩托车和电瓶车取代,并出现了私家车。

2004年8月,经过岳池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通车后,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2014年8月8日,对广安和岳池人民来说可以算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随着兰渝铁路支线的通车,人们的“火车梦”终于得圆,许多人从此可以跨出家门就坐上舒适的动车远行了。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内的公共交通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出租车、城市公交车取代了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2015年,为了缓减因私家车爆炸式增长带来的交通压力,一些企业又在城区推出共享单车。

近几年来,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建设也是快速推进。短短几年时间,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许多富起来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可以将私家车开到自己家门口了。

新闻推荐

突出资源优势建设文化休闲副中心

□谢帮勇“农家农家乐复乐”,宁静美好的岳池农家生活在新时代呈现新气象。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岳池“建设广安文化休闲副...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