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我的书屋
□丁有忠 口述 本报记者 刘秦君 整理
得益于改革开放,如今,我与一家书屋紧密联系在一起。
1970年,我出生在岳池县一个普通的家庭,虽然家住县城附近,但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裕。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中医。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他失去了教师的工作,家里少了经济来源,生活一度举步维艰。
好在“勤劳”是我们的传家宝。有一技之长的父亲,为了养活一家人,经常天不亮就起床四处行医;母亲则操持家务,她时常把“西北风也要到大门口去喝”挂在嘴边,意思是要我们到外边去吃苦。虽然父母没有给我们创造多少物质财富,但他们勤劳、正直、俭朴的品质却让我受益终身。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那年我8岁,正读小学二年级,还不太明白这次会议对于我们的国家以及自己的意义。那时,父母只是时常教育我要好好读书,不要浪费时光。
在学校里,我一直谨记父母的教诲,用心读书。但由于种种原因,1988年的高考我发挥得不好,与大学失之交臂。高中毕业后,我就业于岳池县一家缫丝厂,因为历经了艰苦的生活,我格外珍惜这份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由于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我所在的缫丝厂破产了,我也因此下岗了。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更大的改善。1998年,我看到岳池县城矗立起越来越多的高楼,进城买房的人日益增加。从中嗅到商机的我盘下了一个门市,并代理了一品牌木门,开始涉足家装建材行业。门市生意不错,最多的时候,一年的销售额达100万元。
尽管如此,高考失利的心结,我始终没能解开,这也促使我“转行”从事与文化相关的生意。2001年,我关闭建材门市,在岳池县城租下100平方米的门市,开起了书店,也就是现在的阶梯书屋。
2001年至今,阶梯书屋走过了17个春秋。门店也从1家发展至5家、总面积从1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员工从6人增至60人、年营业额从最开始的20万元发展到1500万元,去年更是上榜“四川省优秀实体书店示范店”。
成绩来之不易。我的书屋的发展源自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这也让我更加感恩这个时代。去年,我加入了全国雷锋文化联盟广安志愿服务团,积极参加各类扶贫助学公益活动,希望能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我相信,我与我的书屋在新时代的发展更加值得期待。
(丁有忠系广安市阶梯书屋教育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年来,广安金土地集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重点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依托,助推全市...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