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红光渡槽:时代记忆中的风景线

广安日报 2017-12-24 01:34 大字

红光渡槽高出地面二十余米,气势宏伟。

红光渡槽如今仍在发挥作用。

□本报记者朱丽/文胡佐斌/图

渡槽,又称高架水渠,是跨越河流、道路、山冲、谷口等地的架空输水建筑物。11月9日,“两江行”采访组到岳池县镇裕镇补充采访时发现,该镇境内的红光渡槽是广安市目前仍在使用的为数不多的渡槽之一。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渡槽早已跃出水利的范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今,因灌溉方式的转变,大部分渡槽已坍塌或废弃,日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也许你不知道,在很多年前,这样的渡槽遍布广安;也许你不知道,现在还有一些渡槽仍在使用;也许你不知道,当年修建渡槽的他们,仍然在怀念那段火红岁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

当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半沟村时,远远地就看见一座离地约20米的渡槽,气势宏伟壮观。渡槽两侧有多个石墩支撑,两旁的农家和高大的树木也难掩其凌云之势。

据悉,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掀起了以粮为纲、兴修水利、大搞农业生产的运动,农民们吃住在坡上,夜以继日地挖掘水沟,修建灌溉的渡槽,农业生产运动搞得热火朝天,红光渡槽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记者从下往上攀爬上了渡槽顶部,看到渠高约2米、宽约1米,渠底平坦。水渠渡槽依山而建,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弹指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的建设者也从风华正茂的青壮年变成了古稀、耄耋老人。

“当时真是热火朝天,大家浑身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半沟村9组72岁的粟义贵老人激动不已地回忆道,修建红光渡槽时,他20来岁,和当地许多村民一同参与到建设中。上世纪60年代,正过着集体生活的他们,为了多挣一些工分,积极参与到渡槽的修建工作中。“我们村有好多人都去了,一天不仅能挣12个工分,还有3斤红薯和二两米的口粮,这在当时可是解决了家人的温饱问题。”虽说是为了挣工分,但村民们心里清楚,只有修渡槽解决农田的灌溉问题,农业才会获得丰收,他们才能填饱肚子,因此,干起活来特别卖力。

当地村民主要的工作就是打石头、抬石头,作为修建渡槽的原材料。“我们这里的渡槽分为两段,粽粑垭口渡槽和梍桷垭渡槽。每天8点上工,我们从对面坡上的石场把石头抬到修建现场,大约有2里路,6个人抬一天也最多抬一方石头(约2.5-3.3吨)。”粟义贵老人说,那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所有的条石都是靠人工抬上去的,后来看着大家太辛苦,就把口粮升至半斤红薯、半斤米。

如今,站在红光渡槽上,看着长达数百米的渡槽,从一个山堡连着另一个山堡,无数巨大的条石全是人工抬上去的,让我们对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敬佩不已。

承载着百姓丰收的希望

红光渡槽,又名红光渠,是大高滩水库的右渠干。大高滩水库1959年开建,水库上兼有上、左、右渠干3条,支渠118条,总长237公里,灌溉面积6.9万亩。红光渡槽从大高滩水库(酉溪镇境内)出发,先后经岳池的西板乡、镇裕镇、坪滩镇和武胜的石盘乡、礼安镇,全长95.6公里,在当时,缓解了多个乡镇农田灌溉问题。

多年来,渡槽带给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虽然我们毗邻嘉陵江,但江面地势较低,无法将水引到农田,我们也一直是靠天吃饭。”半沟村村支部书记杨岳涛如此说道,“红光渡槽建成后,村里95%的农田得到了灌溉,不仅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老百姓的缺水问题,更承载了百姓丰收的希望,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时至今日,红光渡槽仍在使用,每年大春时节会放水,如遭遇大旱还会再放一次水。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当年承载缺水地区人民梦想的“人造天河”,其中大部分都已经废弃不用了,只有少数还在发挥着作用。广安境内的三溪渡槽、杨家坡渡槽等,它们当中,有的年久失修、破败坍塌,有的人为破坏成为残垣断壁,有的因交通和城市建设需要,被迫拆除或截断。另一方面,随着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改善,渡槽的作用正被削弱甚至取代。特别是农田承包后,大部分渡槽已丧失了输水能力,与之配套的输水设施也一起湮灭在历史烟云中。渡槽已然成为“历史标本”“人造天河”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最后淡化成时代记忆中的一道风景线。

新闻推荐

3800余万元资助金温暖贫困学生

本报讯(康友华岳池记者站黄汉军)12月15日,记者从岳池县教科体局获悉,该县今年通过减免学费、学杂费、书本费、幼儿保教费以及补助生活费、发放助学金和社会爱心捐款资助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29181人次,...

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岳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