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工业强基”看广安岳池县经济稳增长系列报道之二岳池:为产业护航打造“双核”园区主阵地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0-24 06:04 大字

近年来,岳池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坚持高点起步、精准发力,依托“双核”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工业产业:以经开区为依托打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以岳池高新区为依托打造机械、电子、商贸等产业为重点的“百亿级”产业新城。两个工业园区的成立,成为加速岳池工业发展的两大支撑、岳广产业带的核心部分。

当前,岳池正进一步扎实推进园区建设,夯实产业承载基础,打造“双核”园区主阵地,逐步实现两大园区软硬配套、产业吸纳承载能力在成渝地区保持领先,在不断创新发展中实现园区提档升级,为岳池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引领全县工业经济稳步跨越发展。

以特色建园区

打造全川优质医药产业园

2003年,岳池从零起步,建起工业园区,成为广安市第一个“吃螃蟹”的县。岳池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业园区,这也为岳池将来发展特色产业——医药产业奠定了平台基础。

为抢抓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千亿医药产业”发展目标的时代机遇,岳池工业园区被成功纳入《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总体方案》,挂牌“国家级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岳池医药产业园”“川渝合作(广安)医药产业示范园”,从此成为岳池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承载岳池县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和建筑建材五大产业发展。

今年10月,走入岳池经开区的医药产业园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不久前,四川省首个园区分布式能源项目——广安市回乡创业园区分布式能源项目管网铺设正在收尾,如今已为园区的医药企业输送蒸汽。这意味着,岳池生物医药产业有了更强劲的保障。

不远处,健康路黑化、狮子坡路医药监测平台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医药专业污水处理厂等专业配套和党群活动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创新药物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场平正式开工建设……另一边,医贸物流中心内,科伦药品物流正在平场建设,国药医疗器械物流也准备入驻。

在园区内的西部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记者看到,已经建成的金方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从自己种植的中药材中提取制作小包装中药饮片。“我们一个月内完成三十几个批次常用的小包装中药饮片生产任务,订单已经排到年底,还要新增两条包装线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说。

随着岳池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园区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看中了岳池这块“风水宝地”。今年1月至8月,岳池共引进医药企业12家,园区医药企业已达40余家,实现产值34亿元。

岳池医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岳池经开区将继续围绕建设“两基地一中心”、打造“中华药池、医养之城”战略目标,按照“产业领跑、总量倍增,服务聚力、园区领先”发展思路,突出抓好“绿色、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加快发展医药制造业,稳步发展医贸物流业,努力做好企业培育、配套建设、合作共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发展动能。

目前,岳池经开区发展速度超出预期,今年将实现拓展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规上工业总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规上医药工业总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100%;医药产业上缴税收2.5亿元,同比增长48.8%。2018年初步建成百亿级医药专业园区,到2020年,力争引进企业100户,产值突破200亿元。

以创新提档升级

园区实现多维度转型

创新驱动是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岳池经开区通过人才引进、专业配套、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等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强势突围,实现多维度转型升级。

打通人才引进“快车道”,从人才稀缺到群英荟萃的根本转变。园区先后与四川大学等9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16家协会等达成友好合作关系,与李卫东、姬建新等30余名教授、博士达成智库专家聘用合作意向。

目前,园区企业拥有医药及化学专业博士4名、硕士5名、本专科生1200名,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人才各1名,中高级职称人员125名、高级技工180名,产业发展智力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打牢基础设施“奠基石”,从简单粗放到功能完备的逐步演变。目前,园区建成拓展面积15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骨架道路8公里、雨污及微电管网17公里,园区产业、环境容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初步建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规划区域环评、医药专业污水处理厂、医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四大专业配套体系,医药园区专业配套保持西南地区领先。在软实力方面,预计明年将建成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也正在建设当中,药学院专门为园区的医药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打响企业培育“发令枪”,从屈指可数到百花齐放的华丽蜕变。园区坚持龙头引领产业发展,加速医药产业聚合,提升园区产业吸附力、竞争力。入选2015年医药工业百强的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2家川企均已入驻园区。

目前,全县最大的医药企业广安科伦药业完成七期技改扩能,生产品种达到56个,成为科伦集团全球第二的大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新一代研发型企业代表仁安药业正加速崛起,具备马来酸麦角新碱等8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年创产值5亿元、税金6000万元,岳池生物医药产业真正实现亩产值过千万、亩平税收过百万。

打造医药产业“集聚区”,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完美嬗变。岳池发展医药产业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做优产业布局,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截至2016年底,岳池医药产业园共入驻医药企业35户,产品涵盖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等九大门类。2016年,园区内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4亿元,实现税收1.68亿元。

目前,园区增挂“川渝合作(广安)医药产业示范园”“国家级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岳池医药产业园”牌子,先后被确定为四川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示范区、四川省特色产业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医药食品)重点培育基地、四川省药用辅料药用包装材料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川商产业园,被评为成渝经济圈最具投资价值20强园区。

以“高新”定位发展

促进川渝合作承接产业转移

近几年,京津冀、泛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川渝经济合作脚步不断加快,成渝经济圈不断建成,这些无疑都给岳池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同时,凭借中央、省、市政策倾斜的东风,岳池牢牢抓住机遇,大力实施以医药产业为核心,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为优势产业的工业发展战略,迸发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此背景下,岳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园区紧紧围绕“高新”定位,总体规划30平方公里,致力打造为重庆在岳池的“飞地产业园”,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对重庆开展合作。目前已建成面积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户。预计到2020年,园区实现招商引资150亿元,年产值约100亿元,建成“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新城。

“今年,园区将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完成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入库3.6亿元,同比增长20%。为此,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高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打破“行政机关单位”这一枷锁,坚持选贤任能。高新区大胆探索创新园区用人机制改革,打破身份、地域等限制,重实际工作能力、经历,面向社会招考或聘用各类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探索建立科学化和市场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园区干部实行有效的考核,把收入与绩效挂钩,奖优罚劣,激发园区活力,推动园区加快发展。

同时,探索建立物流运输补贴、生产要素补贴、高新技术补贴等彰显园区比对优势的投资促进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在完善基础配套方面,高新区推进公共设施、企业落地建设、要素保障三项建设。其中,加速推进2016年启动实施的安置房二期、骨架道路二期等PPP建设项目,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加快启动2017年拟实施的骨架道路三期、高新大道二期等PPP项目,力争在年内全面建成。

此外,为激活园区活力,高新区将全面提升园区形象、招商理念、招商质量、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已接待北京、重庆、成都等地客商到高新区实地考察起210余人次,对接洽谈合作意向项目18个。其中,岳池·重庆产业园建设项目已正式签约,并成为高新区探索“园中园”“园企共建”模式的一项重大创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岳池将依托川渝合作(广安)医药产业示范园的辐射作用,不断建设四川省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努力打造四川医药产业强县。确定下要实现工业经济“五三二一”战略目标:工业生产总值达500亿元,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岳池经开区、高新区双百亿级工业园区,培育10户以上十亿级的工业大企业。

如今令人欣慰的是,目标中“二”所指的两大园区,正在发挥效应,经开区为特色医药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台,高新区把握川渝产业转移、合作共荣的契机而飞速发展,“双核”同频共振,护航岳池工业产业腾飞。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余萍 李洋 文/图

新闻推荐

岳池特产川大受青睐

本报讯(岳池记者站许伟琳记者李倩)“老板,给我装60元的鸡蛋。”“我要买莲子米粉、苦荞米粉各10袋……”近日,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外的广场上,10余个展台摆得整整齐齐,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购买...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