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虾鱼稻共养”模式带活一方水土

四川农村日报 2017-10-19 06:04 大字

村民对打捞的龙虾进行分类。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黄汉军 文/图)“最近每天卖虾有上万元的收入!” 9月30日,在岳池县坪滩镇陆家桥村,看到养虾这么好的效益,村民脸上是乐开了花。

据该村第一书记夏青介绍,村里因大量青壮人员外出打工,加之传统种植水稻效益低,村里过去撂荒地很多,最多时达300余亩。为解决撂荒地,去年,村里推广“稻+鱼+虾”立体养殖模式,动员外出务工学有养虾技术的村民黄延兵回家发展养殖。去年4月,黄延兵按照“稻+鱼+虾”立体养殖模式在村里200亩水稻田推广“虾鱼稻共养”模式,在同一块稻田里养殖小龙虾、草鱼和种植水稻,水稻种植过程中不用农药,不施化肥,试养大获成功,每亩稻田产虾300多斤,亩产值达8000元。

今年4月,该村注册成立岳池坪滩陆家桥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购虾种、麦麸、油枯以及养殖管理、技术、销售等服务,大力推广 “稻+鱼+虾”立体养殖模式,引导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组织村民和村党委、村集体加入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的方式筹资100万元,发展“虾鱼稻共养”模式300亩,其中贫困户以小额信贷和产业扶持金23万元入股,村民以稻田租金15万元入股,村党委以党员示范项目资金2万元入股,村集体以产业扶持基金和广安市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共60万元入股。同时,合作社从村民中选出9名代表,参与合作社的管理和养殖、打捞等工作,监督合作社开支情况。

“一田养虾,三方获利。”夏青说,村合作社用于养虾的300亩稻田,村民可以自行种植水稻,但不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收益属于村民自己;同时,养虾的收入除去成本后按照股份分红,村集体经济占60%,村党委占2%,村民占38%(含贫困户占23%)。目前,村合作社销售龙虾实现收入已达10万元,今年预计可实现收入40万元。到明年夏季高产期,合作社养虾收入预计能达到240万元。

新闻推荐

侯晓春率队看望慰问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学习传承英雄精神 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

图为侯晓春与柴云振亲切交谈。本报讯10月14日上午,市委书记侯晓春带着党委政府的殷殷关怀,率队前往岳池县,看望慰问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向战斗英雄送上诚挚的问候与祝福。侯晓春强调,各级各部...

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岳池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