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润物无声 武胜县华封镇观音寺村文化建设小记

广安日报 2022-01-30 00:57 大字

美丽的乡村新貌。

□武胜融媒 夏俊林 本报记者 刘甜甜 刘婧 文/图

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犹如玉带缠绕,一幢幢川东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新春……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武胜县华封镇观音寺村,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让人从心底里感受到舒适与惬意。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近年来,观音寺村坚持开展文化惠民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通过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结合村子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完善文化阵地

引导群众“自我提升”

“来来来,孩子,来这边画画……”跟随着观音寺村党支部书记郭光志,记者来到该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的“儿童之家”。一进门,便看到两名村民正带着自己孩子玩耍、绘画。“儿童之家里有图书、画笔、玩具,孩子可喜欢来了。”一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正值寒假,大孩子、小孩子都喜欢聚在这里玩。

与“儿童之家”相邻的是图书阅览室。室内一侧的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数千册图书,包含了政经类、科技类、文化类、农业类等书籍。在室内中央的书桌前,几位村民正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多学习一些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技能。”村民李胜荣是图书阅览室的“常客”,一有时间,便来这儿给自己“充电”。

“目前,图书阅览室有各类书籍近3000册,并定期增加或更新书籍,为村民提供精神‘粮食’。”图书管理员唐登友说,图书阅览室每天免费开放,村民们时常光顾。

“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郭光志介绍道,2019年,为满足广大村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观音寺村修建完善了集文化院坝、儿童之家、图书阅览室、百姓演出舞台等功能区域为一体的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以文化阵地引导群众“自我提升”。

郭光志说,通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功能,目前,观音寺村已培育本村文化志愿者3名,帮助成立舞蹈队1支,编排文艺舞蹈10余个;在确保文化设施管理队伍稳定的基础上,纵深推进基层文化服务活动,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文化队伍。

阅览书报、休闲健身、唱歌跳舞……“一到周末,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就更热闹了,孩子们也爱往这里跑。”郭光志说,如今,整个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不仅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第二家”,也成为村民充实文化生活、提振精气神的“驿站”。

乡风文明评比

教育群众“自修束身”

堂屋物品整洁干净、院坝阶沿无杂物、墙壁无乱挂乱贴……前段时间,在观音寺村乡风文明评比活动中,村民刘小林因为在“个人及家庭清洁卫生”评比项中获得高分,光荣地上了“乡风文明红榜”。

“刘小林家里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也看不到垃圾,我们都要向他学习,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居住才更安逸。”看到“乡风文明红榜”后,村民们争相效仿。

如何让乡风文明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观音寺村通过全覆盖开展以“乡风文明红黑榜”为载体,“评文明村民、评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一榜两评”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自修束身”,消除“等靠要”思想,让村民养成好习惯、村里形成好风气。

“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我们成立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个月更新‘一榜两评’,乡风文明做得好就上红榜,做得差就上黑榜,贴在公示栏大家都看得到,一目了然,让村民对环境美化重视起来,从内而外改善人居环境。”郭光志说。

文明乡风浸人心。近年来,观音寺村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用“村评户、乡评村、县评乡”立体化三级联评模式,每月评选产生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引导,推动乡村环境实现洁化、序化、绿化、美化,着力培育和提升村民文化素质。

随着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深入推进,观音寺村“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村民们纷纷比学赶超,逐步养成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

助力产业发展

带动群众“自力更生”

最近一段时间,正是黑皮鸡枞菌出菇采收的时候。在武胜县川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菇房里,村民唐超正在采摘黑皮鸡枞菌。

位于观音寺村的武胜县川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7月。最初该合作社厂房位置地势略陡,道路坑坑洼洼,一下雨通车就不便,延误发货时间。

为助力产业发展,该村根据有关规划中的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资金需求,区分项目轻重缓急,把运输道路纳入村上产业道路的范围,解决了运输难题。

“道路硬化后,不管天晴下雨都能把车开到厂房门口,黑皮鸡枞菌出货就有了保障。”唐超说。

坚持“用好用活、长短结合”思路,以产业扶持资金为杠杆,观音寺村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立足实际,建立了黑皮鸡枞菌基地、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晚熟柑橘种植等7个方面的产业发展项目,并采取“合作社+”模式,带动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产业,让更多群众增收。同时,围绕市级万亩产业园,该村大力发展武胜大雅柑、稻渔、稻虾、草莓、葡萄等产业基地以及特色产业黑皮鸡枞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集体经济,推动全村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

“现在我在村里的产业基地务工,加上一年的土地流转资金,每年收入能超过2万元。”村民唐华说。

如今,依靠产业发展,观音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余元。有了产业的支撑,村里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村民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

新闻推荐

加快“同城融圈”步伐 丰富成渝地区“果盘子”

□武胜融媒夏俊林本报记者任雨薇近段时间,正值武胜大雅柑成熟之际。在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大雅柑种植基地,业主唐波正和工...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