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谊:红岩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

广安日报 2021-12-19 02:23 大字

杨小谊

□本报记者 刘莉华 文思童

“父亲虽然不在了,但红岩精神永远活在我心中……”12月18日,在传承红岩精神暨纪念《红岩》出版60周年座谈会上,杨益言的小女儿杨小谊向记者谈论起了父亲——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

杨小谊告诉记者,杨益言是她一生崇拜的慈父。小时候,父亲带她回老家武胜县。刚到家,乡亲们都纷纷赶来看望他们,还给他们带来了一大堆土特产,但父亲都会委婉拒绝。

“我们一家人的善良和包容都是爸爸当年通过自己的言行,亲自教给我们的,我们继承得很好。”杨小谊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爸爸就是《红岩》的作者之一,“我连他是作家都不知道,他也没给我讲过任何关于自己在渣滓洞的那段经历和跟《红岩》创作有关的事情。”

杨小谊上小学三、四年级了,才第一次知道《红岩》跟父亲有关。“我记得是语文老师给我一本《红岩》,让我回去找父亲在上面签名,那时我才知道父亲是《红岩》的作者之一。”后来,杨小谊的学校请杨益言去做讲座,她才知道了父亲的往事。她因好奇也问过父亲“坐牢”的事,“爸爸只说了一句: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

等到长大了,杨益言还告诫女儿:“任何时候都不准打着我或者《红岩》的招牌为自己行方便。”杨益言曾立过一条规矩:儿女不能随便接受媒体采访,更不能随便谈《红岩》。

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杨益言就把收到的稿费全部交了党费。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许云峰、江姐和以他们为代表的英雄故事,2001年,杨益言和罗广斌的夫人胡蜀兴把小说手稿捐赠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虽然《红岩》没有给杨益言的孩子们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但红岩精神却深深地影响了杨小谊和她的姐姐们:“我们从小就受到了红岩精神的影响,我和我的姐姐们都是特别善良、正直的人。”

新闻推荐

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传承发扬红岩精神

本报讯(记者杜畅)12月18日,传承红岩精神暨纪念《红岩》出版60周年座谈会欢迎仪式在武胜县举行。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