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璀璨的美丽图画

广安日报 2021-05-16 00:33 大字

□高帅

周末的夜晚,儿子正在埋头做作业。突然停电了,家里顿时漆黑一片。我赶紧打电话询问,得知是变电站在进行倒闸操作。“爸爸,什么时候来电嘛,我还未完成作业呢。”儿子嚷嚷起来。“过一会儿就来电,你先休息一下。”我忙安慰儿子。不一会儿,电来了,儿子继续做作业。我信步来到阳台,望着满城灯火,不由想起了关于照明、关于电的往事。

我的老家位于武胜县赛马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我们晚上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小时候常听妈妈讲,煤油要凭票购买,必须节约使用。所以当时一个家庭也就两三盏灯,且光不能调得太亮。只有我在做作业时,妈妈才会把灯调亮一些。煤油灯还有一个缺点:怕风。有时拿着它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一不小心就灭了,十分不方便。

我二姨家住在武胜烈面镇街上,当时我最喜欢去她家玩的原因就是,她家照明是电灯。看着只要一拉电灯线就亮,再一拉就熄且不怕风吹的电灯。那时我就想:我要是能过上有电有灯的生活,该多好啊!

记得有一次,在二姨家玩,我们几个表兄弟在一起舞枪弄棍。我一不小心,棍子碰上了电灯,它一下就不亮了。几个表兄弟一哄而散,只有我怔怔地呆在原地,心里怕极了,觉得闯下了弥天大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一副想哭又不敢哭的样子。二姨走过来见到我这副模样,就安慰我说:“娃儿别怕,二姨重新换一个灯泡就行了。”我如释重负,哇地哭出了声:“二姨,我不是故意的。”“二姨知道,娃儿别哭,乖,跟他们几个去玩。”我擦了擦眼泪,一溜烟跑了。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二姨家舞枪弄棍了。

八十年代初,电力公司在我们生产队架起了电杆,拉上了电线,帮我们家家都安装上了电灯。我这才知道,电灯泡是易耗品,坏了重新换一个就是,并不贵。

用上了电,我当时很兴奋,觉得这下不用再打“黑摸”了。可好景不长,这电用起来极不稳定。白天基本上有电,可一到晚上,不是停电,就是电压不足。经常是灯泡钨丝泛红,只有一丝光亮,和煤油灯差不多。

过了两年,我家买了电视,可它相当长的时间属于“摆设”。因为电力供应仍然不足,白天还可以正常看电视,晚上基本上是无法开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年,基本上从腊月开始天天晚上停电,只有到了除夕夜,才可以安下心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记得有一年晚会上有个相声节目,其中一个演员提到:过年最怕什么?另一个演员说了许多,都没答对。后来演员揭晓答案为:最怕停电。我觉得这是说得最符合实际的一句话,它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用电的普遍现象。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电力建设突飞猛进,陆续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我们村不仅告别了停电,用电质量也非常稳定。尤其是今年春节回老家,我从大堂哥的口中得知:我们村的农网改造升级已经完成,新增了4台变压器,电杆换成了高杆,电线也换粗了。他家里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样样齐全。我们村已经从油灯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我们的下一代也彻底告别了“今晚准停电,明晚不一定来电”的生活。

一边沐浴着习习晚风,一边凭栏眺望,但见天空繁星点点,地上万家灯火,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璀璨的图画。而这灯光璀璨的背后,却是党和政府为了人民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作出的巨大努力,也是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辉煌成果。

而作为电力人的我,为此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新闻推荐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学生在消防救援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灭火器。武胜县城东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前锋区消防救援人员向学生讲授灭...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