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搭舞台” 旅游经济“唱大戏”

广安日报 2020-08-18 00:45 大字

(上接第一版)

目前,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已引进包括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在内的业主136名,培育专合组织84个、家庭农场22个、电商企业25个,规模化发展标准甜橙园2万亩、蔬菜园1万亩、花木园0.5万亩和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2万亩,“三园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

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建成后,如何扩宽产品销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让走进来的客人留下来?

“园区以乡村嘉年华项目建设为契机,在飞龙镇梅托村推进农产品溯源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从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产品可追溯体系,提升武胜农产品的品牌效益。”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卢双红介绍,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建成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产品初加工中心5个,培育挂面厂8家、酿酒坊15家、植物油坊4家、竹丝画帘展馆1家,武胜甜橙、武胜仔猪、武胜金甲鲤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甜橙、蔬菜等7类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解决了园区80%农产品的供销问题,农产品实现年产值约4亿元。

探索多产融合路径 激活园区发展新活力

“全体人员注意,九点一刻准时开始……”7月31日,四川公共·乡村频道《乡村大篷车》栏目组走进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桔子红了”广场,录制了一期精彩纷呈的《乡村大篷车——醉美乡村 乡约武胜》节目。

节目录制现场通过播放外景短片、互动的方式,将园区的乡村美景、名优农产品、特色美食、武胜剪纸、竹丝画帘一一呈现,展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景象。

“武胜县现代农业园区展示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该栏目组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武胜县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了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走农产品加工与游客体验相结合的路子,该园区坚持一片产业发展一片景区,开发甜橙采摘园、花卉苗木园、爱情庄园等景点,打造花样年华、橙海阳光、丝情画意、四季花海、开心农场、金色大地六大景区。“农庄经济迅猛发展,农产品实现了由单一外销向精深加工、采摘体验相结合销售的转变,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卢双红说。

“园区还积极探索多产融合路径,不断激活园区发展新活力。”卢双红说,园区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体育为特色、商贸为动能、教育为助力,积极探索“农文旅体商教”融合发展,在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乡村经济增添活力。

“农旅”融合发展。依托产业基地和乡村自然肌理,培育绿色园子、生态池子、景观林子,变“田园”为“公园”、变“劳动”为“运动”。

“文旅”融合发展。保护性开发传统院落,建成农耕、礼俗、剪纸等文化院子7个,形成文化院子聚落,延续乡村文脉。

“旅体”融合发展。发挥省体育局对口帮扶武胜优势,建成运动中心、骑跑基地、小轮车基地等项目,国家小轮车队长期在骑跑基地驻训,多次承办国家级品牌赛事。

“旅教”融合发展。依托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杨益言旧居、党性教育基地,开发研学产品,培训学员90余万人次,承办全国“村长”论坛、乡村振兴高端论坛。

“商旅”融合发展。新建“春天来了”会议中心,发展“桔子红了”“花儿开了”等特色民宿,培育星级农家乐20家,引导企业入驻特色武胜123等电商平台。

卢双红表示,下一步,园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坚持不懈抓项目、精准发力抓政策、全力以赴抓资金,以乡村嘉年华、文化中心、乡村度假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建设一批文化院子、绿色园子、景观林子、生态池子、游乐坝子,提供“诗画田园慢生活”,让园区更具特色和魅力,致力打造成为成渝地区优质的“果篮子”“菜篮子”“后花园”和“大市场”。

新闻推荐

“进城入圈” 看武胜如何施展拳脚

远眺武胜县城。雷联汽车部件生产车间。兰渝铁路武胜站。骑游美丽乡村。沿口古镇。□武胜记者站夏俊林今年,中央作出推动成...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