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志 脱贫有动力
□武胜记者站 郭伟
“小龙,疫情即将过去,接下来有啥打算?”“我打算买母牛回来自繁自育……”4月6日,鸣钟镇龙庙村第一书记文道才来到贫困群众龙古均家中,和他交谈。
龙古均早年因父亲生病、母亲去世,欠下许多外债。为了还债,龙古均高中没毕业就辍学,承担起养家的重任。2015年,他被识别为鸣钟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刚开始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镇村干部给我讲了很多脱贫典型人物的事例,我想到自己还年轻,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一切。”龙古均说。
带着这股冲劲,2016年,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外出务工,一边积累社会经验,一边学习养牛技术,为自己的后续发展作准备。
“通过平时走访了解到,小龙对养牛特别感兴趣,他学了这个技术后,还想建养殖场。”鸣钟镇帮扶干部陈远东说,由于缺乏启动资金,该镇联系相关单位、机构,通过银行小额信贷、青年创业帮扶计划和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帮助龙古均建起了肉牛养殖场。
不到两年时间,龙古均就通过肉牛养殖赢利19.8万元。如今,龙古均还修建了新房,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新家,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去年底,龙古均在脱贫后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鸣钟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第一个入党的人。
“要想脱贫的话,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奋斗。”龙古均说,帮扶干部帮助了他,把他从贫困之中“拽”了出来,他想成为一名党员,带动其他贫困户也摆脱贫困。
扶贫重在扶志。为此,武胜县各乡镇各部门立足长远,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相结合,增强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华封镇华封村村民谭力正值壮年,他和他的妻子育有两个孩子,但是他们两人都比较懒散,这让华封镇定点联系谭力的帮扶干部杨铭十分苦恼。
“刚开始就了解到这户贫困户的情况很特殊,我多次走访,给他们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讲解脱贫典型例子,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杨铭说,跟他们讲了很多次,但他俩怎么也听不进去。
然而,有一天,当杨铭再次到谭力家中走访的时候,发现谭力夫妻俩有点“反常”。他们开始翻耕田土,种起了蔬菜,栽种了水稻。通过交谈才发现,谭力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有一天,大儿子问我,别人都说我们家穷,‘穷’是什么?”谭力说,正是这一个“穷”字,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他回想着杨铭的劝说,看着眼前的孩子,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为孩子树立榜样。
如今,两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发展了庭院经济,种植了10亩水稻。不仅如此,在帮扶干部杨铭的介绍下,谭力还进入该村晚熟柑桔基地务工。一年下来,他们家人均能有6000余元的收入。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家还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了。
“扶贫就是要与扶志相结合,要从心理、思想、生产发展三个方面着手,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真正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杨铭说。
新闻推荐
于右任草书对联。□陈杰杰文/图对联作为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化瑰宝,除了广为应用的春联外,还有祝贺婚嫁、寿诞的婚联、寿联等,...
武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