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充分遵循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推行“五育合一”综合改革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广安日报 2019-11-21 03:05 大字

□郑四华 文伟

前不久,武胜县城东学校组织100余名学生走进地方龙头企业——安泰丝绸厂,观看流水生产线,了解丝绸生产过程,体验工厂生活,感悟劳动创造价值。这是该校践行“五育合一”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武胜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遵循教育规律,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出台《“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运行、人才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等机制,有序开展“五育合一”实践探索,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七彩”育德

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今年国庆节前夕,武胜县各学校扎实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升旗仪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比赛、爱国歌曲大家唱等一系列活动,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一直以来,武胜县紧紧围绕德育课程、德育阵地、德育活动三个方面,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在保质保量上好德育课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集体周会课和班会课。同时,加强德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确保各项德育工作、活动组织机构健全,保障到位。

创新开展德育活动,在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基础上,将德育活动内容划分为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上进创新、性格培塑七个篇章,并分别与“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相对应,通过扎实开展德育活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探索“三活”课堂

提升学校育智水平

五谷湾小学校开展“五育合一新入职教师入格课”教研活动;武胜城南初中与鼓匠初中开展校际交流研讨会;华封小学举行师徒结对帮扶签字仪式……各学校为提升教师素质,打造高效课堂,围绕“三活”课堂做文章。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是武胜县推行“五育合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提升教师活化资源能力;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活化教学资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促进教师活用教法。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探索“三活”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打造“阳光体育”

开发特色运动项目

武胜中心中学充分利用课间30分钟开展健康跑活动,全校师生齐参与;金牛初中举行“阳光运动健体”田径比赛,让学生在激烈竞赛中展现身手、释放热情,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普兴学校对健康跑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学生跑出字母“P”“X”造型,并融入达体舞和手语操《国家》,吸引全体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上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武胜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做法。

各学校按照“健康第一”的要求,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抓好“阳光大课间”,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将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融入大课间,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举办“阳光体育节”,开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班级联赛,以及乒乓球、羽毛球、柔力球等健身普及项目训练。学校每学期举办1次大型运动会、片区每学年举办1次运动会,切实增强学生体质。

奏响美育“三部曲”

增强学生美育熏陶

嘉陵小学将美育纳入课后服务范畴,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成立了健身操、舞蹈、趣味棋类、手工制作、合唱、书法、播音主持等61个社团,每个兴趣班均由2名教师具体指导,定时组织开展活动。

嘉陵小学的举措仅是武胜县增强学生美育熏陶的一个缩影。该县大力实施美育提升行动,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必须掌握1项艺术技能。建好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

该县通过奏响美育“三部曲”,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搭建综合实践平台

发挥劳动育人作用

此外,该县还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坚持将学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教育相结合,创新搭建综合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通过开展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劳动主题教育,安排学生值日、组织“劳动实践周”、确定“劳动日”、开展劳动技能大赛,以及依托学校社团开展植物种植、公物维修、宿舍内务整理、室内装饰等与劳动有关的兴趣活动等,不断丰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丰富学生劳动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坚持“家校”“校社”结合,强化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通过开展尊老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为父母、长辈做家务事,组织学生开展社区义务劳动、发放文明和谐社区宣传资料,以及依托当地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以“红色革命传统”“中华历史文化”“自然风景”“国防科技”“社会生活”“体能拓展训练”等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新闻推荐

武胜县组织参观四川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徐婷)11月15日,武胜县组织先进代表、部分退休老干部等前往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参观四川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