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的坚守 走近手工制鼓匠人袁有富

广安日报 2019-08-04 00:59 大字

一丝不苟地钉鼓钉。

鼓腔的每一块木块,都要削出弧度。

严格把关制鼓的每一道工序。

鼓腔箍扎不能有半点疏忽。

完成一面鼓的制作,还需要精细的木工活。

无缝粘接,鼓腔大致成型。

全神贯注,精准测量。

袁有富在编织箍扎鼓腔的楠竹篾条。

□武胜记者站 滕攀 本报记者 张启富 文/图

在许多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今天,有一些民间工匠,仍锲而不舍地坚守着。武胜县万隆镇跃进街的手工制鼓匠人袁有富,便是这些坚守者中的一个。

鼓,作为常见的打击乐器,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周代。它兼顾雅俗,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它一直是人们喜爱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7月24日,循着阵阵敲击声,记者来到武胜万隆跃进街的一栋普通民房,找到了手工制鼓匠人袁有富,他正和儿子袁志伟一起给鼓腔上皮。

现年66岁的袁有富,13岁时便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手工制鼓技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袁有富先后到重庆、绵阳、江油等地跑摊制鼓,直到2011年,他才回到武胜,坐摊守护和传承父亲留下的手工制鼓技艺,并手把手地将其传授给儿子袁志伟。虽然有了机械制鼓工具,但袁有富父子却一直坚持手工操作。“收入虽然不多,但这是家传手艺,不能丢了。”袁有富说。

据袁有富介绍,制鼓最关键的是制鼓皮和鼓腔。鼓皮要用10年以上的老水牛皮,皮要削得厚薄均匀,敲起来声音才清脆动听;鼓腔要选用上等柏木,根据鼓面直径大小比例将木料截取成段,再改成块,再把一块块木片刨出一定的弧度,用胶水逐一拼接成桶状,再用楠竹篾条箍牢。鼓腔完成后,将牛皮蒙在上面,再将鼓腔固定在自制的工具上,借着木楔往上顶的力量一遍又一遍地敲打木楔,将鼓面绷紧,当鼓声的音质达到最佳后再钉上鼓钉,裁掉多余的牛皮,一面鼓就制作完成了。

袁有富家制作的鼓主要是穿堂鼓和班鼓,销往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等地。最让袁有富自豪的是,他们父子联手制作的八仙鼓和大鼓,曾经在四川省第八届运动会开幕式和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文艺演出中亮相,其铿锵豪迈之势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如今,坚守半个多世纪手工制鼓的袁有富,依旧忙碌着。让他欣慰的是,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学习传统手工艺的今天,儿子袁志伟却爱上了这项手工技艺,他不担心这项技艺会失传。袁志伟也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的订单数,他们家明年都完不成,因此,他们准备把制鼓规模做大一点,把产量提高一些,尽力满足市场需求。

新闻推荐

扶贫汇演暖人心

本报讯(实习生肖雪记者龙俊帆)“节目很精彩,我们很喜欢。”近日,由西南医科大学学生组成的志愿扶贫队走进万隆镇飞来石村,为村...

武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武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