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残志坚的“北漂”,凭着过硬手艺及人格素养,在北京扎了根,还荣获了“北京十大感动社区人物”“西城区创建文明城区好市民”等称号 感动首都的广安鞋匠“刘一刀”

广安日报 2019-04-03 04:19 大字

□武胜记者站 滕攀 本报记者 刘婧

春日的北方,仍有丝丝寒意。到北京34年,刘家奇早已习惯了北方的气候。3月25日,同往常一样,他早晨6时出门,坐40分钟公交车,来到“根据地”——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三里河二区,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修鞋生意。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街上的行人渐渐增多。人来人往的街头,时不时有当地居民和刘家奇打招呼,或是拿着旧鞋到他的摊位修理。

这些年,刘家奇的普通话越来越标准,还带着些许京味儿。除了口音的变化,他的修鞋点从最初以一张纸“打地摊”,到现在有了正规的工作台。

细心的人发现,他的修鞋店与众不同,带着书香气。收音机、报纸、书籍……“收音机大半天地开着。”刘家奇说,除了收听广播了解国内外大事外,他还爱好写作,在报刊杂志发表了多篇文章,“北京人才济济,不学习,根本没法立足。”

刘家奇今年56岁了,出生在武胜县清平镇方沟村的一户普通农家,幼年因为两次意外,他的左眼和左腿相继残疾。为了谋生,17岁的他开始学习修鞋手艺。

在成都和重庆漂泊了5年,刘家奇发现,这两个地方平时生意一般,但冬天修鞋的人多,“去北方的话,生意可能会更好。”于是,他决定去北京闯闯。

1985年,刘家奇只身来到北京。一下火车,人生地不熟的他买了一份北京地图,仔细观察发现,三里河地区建筑密集,有很多国家机关。他嗅到了商机:那一带工作的人穿鞋肯定讲究,修鞋的人也就多。带着过硬的技术,他就在三里河二区摆起了修鞋摊。

独在异乡举目无亲,北京这座城市温暖了刘家奇。刚到北京,很多好心的社区居民给衣着单薄的他送去了大衣、棉鞋等物资,还为他做了简易的修鞋工作台。

感恩北京,刘家奇选择了“低价高质”的修鞋路线,随着手艺的提高,当地市民还送了他一个外号——“刘一刀”。1990年,刘家奇的“小刘修鞋摊”更是成了三里河二区一个响当当的服务品牌,排队找他修鞋的人形成一道“景观”。“后来快胶出现了,粘一双鞋等胶干的时间,由过去的15分钟变成了几秒钟,排长队的情况就很少了。”刘家奇说。

为了尽快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刘家奇不仅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学雷锋活动、义务劳动、演讲比赛等公益活动,时常上门关爱孤寡老人生活,还经常给当地居民聊一些家乡的美食、美景和人文风情。很快,刘家奇便成了社区居民心目中的“热心肠”和“家乡宣传员”。

20世纪90年代初,在社区的帮助下,刘家奇将爱人从武胜接到北京,还找了活儿做。虽然曾经一家4口都挤在不到几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生活,在一针一刀中,刘家奇于1999年在北京“刨”出了属于自己的家。也正是刘家奇勤劳、坚持、上进,在他的感染下,一双儿女努力学习成为重点大学研究生,目前均在北京工作。

“我在北京实现了四个梦!”刘家奇自豪地说,北京梦、入党梦、学习梦、小康梦,“在北京这些年,我从来没有给家乡人民丢脸!”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刘家奇,一个普通的“北漂”,身残志坚,凭着过硬手艺及个人魅力,在北京扎了根,还先后荣获“北京十大感动社区人物”“西城区创建文明城区好市民”“西城区文明市民标兵”等称号。

新闻推荐

武胜县公安局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月暨 法治进校园活动

本报讯(记者周文平)近日,武胜县公安局协同该县关工委、法院、妇联等部门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月暨法治进校园活动。活动以“...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