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出台创业政策,优化创业环境,今年以来,全县就有 三千劳务大军回乡创业
□武胜记者站 陈本刚
3月24日,记者来到三溪镇观音桥村,在蓝天白云和乡村美景的映衬下,朝门院子里一幢幢排列整齐、古色古香的农房显得格外漂亮。“主体工程年前就完工了,新房装修后,我就开个农家乐。”村民李建新看着眼前的新房告诉记者,今年他决定回乡创业。
李建新今年36岁,2002年退伍后一直在外从事餐饮行业。“家里有100多亩鱼塘,我还养了一些土鸡、山羊和猪。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我肯定能把农家乐做好,收入不比在外面务工少!”说到回乡创业的前景,李建新充满自信。
朝门院子位于三溪镇观音桥村,兴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目前,院子的整体风貌保存较为完好。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武胜县因势利导,将朝门院子打造成颇具特色的民国风情大院,并在院子里增设油坊、面坊、刀坊、酒坊、豆腐坊“民间五坊”,成为游客到武胜体验乡村旅游,感受农耕文化、院落文化,找寻乡愁记忆的旅游景点。
同时,武胜县按照“政府主导、村民主体、部门联动、合力共建”的思路,共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带动民间资金4000多万元,将昔日破败不堪、“脏乱差”的观音桥村打造成了“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
“目前,仅观音桥村就建了137幢新房。随着环境的日益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已蔚然成风。”三溪镇干部张鹏飞告诉记者,现在村里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都回来创业了,利用独特的民国院落资源,大力发展体验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办了28家农家乐,成立了农家乐协会,以红苕凉粉、石磨豆花、渣渣鱼、英雄汇、三溪白酒为代表的“武胜味道”美名远扬,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赏乡村美景、品农家美食。今年大年初三,村里“朝门炊烟”农家乐实现收入2万多元;村民廖文婷仅卖风筝就赚了1万多元;还有几个村民卖矿泉水也挣了四五千块钱……
“我和廖福岸一起长大,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我回乡创业也是受了他的影响。”李建新口中的廖福岸比他小两岁,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务工,在江西、云南等地当过金属冶炼厂厂长,年薪有20多万。
2016年春节,廖福岸看到村里建设得越来越好,觉得很有发展前途,便毅然辞去厂长职务回乡开办了“豆豆渔家乐”,还与2015年返乡的弟弟廖福春一起承包了村里的500多亩鱼塘。同时,他还得到了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参加了免费创业技能培训,还享受了创业贷款贴息等各项创业优惠政策。
“现在每年的收入比打工强多了,还能照顾家庭。”廖福岸告诉记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他坚定了在农村发展的信心。今年,他准备在村里带头发展特色民宿,留住更多游客。
事实上,武胜县这几年还相继出台了“六免六补两优先”和“大学生创业五条鼓励措施”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加强扶持引导,破解了影响群众返乡创业的政策壁垒,优化了创业环境。
同时,该县还依托白坪—飞龙旅游区、宝箴塞旅游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优势,高标准创建了“众创空间”等创业示范小区(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大力发展晚熟柑橘、蚕桑产业,打造以火锅为特色的产业,培育了一大批返乡创业“领头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已成为一种新潮流。今年以来,全县已有3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新闻推荐
王平摄影王平摄影新闻回顾:绵竹一民警因公牺牲泥石流中曾冒死疏散转移5000多人2010年8月,在抗击“8·13”清平特大山...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