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滩连滩,岩对岩来山连山。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耿跃升:号子声震天 一喊浪靠边!

南充日报 2019-03-12 04:19 大字

●本报记者 罗虹

嘉陵江,穿越崇山峻岭而来,她的长度、宽度、深度无限延伸和扩展,超越古今,横亘时空。在这里,孕育出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嘉陵江流域文化,是千里嘉陵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些文化中,一种来自嘉陵江上的船工号子,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成为飘荡在嘉陵江上的千古绝响。

3月8日,记者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嘉陵江中游船工号子传承人耿跃升,听他讲述那些年船工号子的故事。

17岁拉船 队里最年轻的纤夫

“嘉陵江上啊,求碗饭哦。身背纤索哦走广元!要问路程哟有多远呐,祖祖辈辈走不完……”在高坪区文化馆内,今年73岁的耿跃升唱起了激昂有力的船工号子,伴随着高亢嘹亮的歌声,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纤夫们曲着身子,背着纤绳,步履坚定地往前迈的场景。

小时候耳濡目染,耿跃升对纤夫有种特殊的情节。耿跃升是高坪区青居镇明光村人,生长在嘉陵江边,从小就在水里泡着,听着船工号子长大。“尤其是夏天天气热的时候,经常在嘉陵江里游泳,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纤夫打着‘光胴胴’拉船,一唱一和的曲调让我印象深刻,我也跟着学了很多。”耿跃升告诉记者,1963年,当时专门做航运的火炬社正在招船工,17岁的耿跃升主动报名参加,成为队里年纪最小的纤夫。

拉纤的活儿并不好干,背纤拖船,白天不论刮风下雨毒日头,都是照走不误,晚上船舱里一窝就是一觉。“东方发白,一天到黑”就是纤夫最真实的写照。“干的是力气活,吃的也不含糊。一天要吃四五顿饭,少食多餐。”耿跃升说,而且大多纤夫都不穿衣服、裤子,因为拉纤时要频繁下水,一穿一脱,浪费时间。而且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人,如果穿着衣服裤子,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好衣服穿不了几天就会磨坏。有的人甚至连鞋都不穿,光脚踩在河滩上,经常蹭出血泡。

“那时候经常去的就是重庆、广元等地。”耿跃升回忆说,拉纤过程中,遇到逆水行船、险滩恶水,常常也险象环生。一次在夏天洪水期,在武胜旧县,逆水行船,当纤夫们正埋头拉船时,因掌舵方向出现偏颇,一时间船头倒转,顺着急速的水流向下。如若此时纤夫们不立即解下身上的纤绳,很可能被拖进急流之中。船顺着水流跑了3里多路,撞上一块礁石停下来,礁石将四分之一的船板撞断,眼看着江水不断涌入船内,纤夫们立即跟上前,有的舀水,有的钉船板,这才阻止了更大的损失。

船工号子 原生态的歌谣

拉纤地段大多是滩多水急的地方,一旦配合不好,纤夫们就有被卷入江水丧命的危险。为了在拉纤过程中,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鼓舞纤夫们与凶滩恶水拼搏,船工号子应运而生。耿跃升凭着儿时的记忆,在上岸拉纤后,很快学会了全套的船工号子,成为船上的领号人。

“一般而言,大船多则20多个纤夫,小船少则有三四个纤夫。号子头和纤夫们一唱一和,以对话呼应的方式发出‘嗨哟,嗨着!’的呼声。”耿跃升告诉记者,船工号子即兴的喊唱伴随着江河地形,水流缓急,和推(船)拉(船)的要求不停变换,时喊时唱,时起时伏,时高时低。

嘉陵江上水急、弯多、滩险且地形地貌复杂,给行船造成许多困难,这也使得船工号子特别丰富。在不同的河段、不同的水势中,船工要唱不同的号子,“下水号”轻松,“平水号”舒缓,而高度紧张的“上水号”“拼命号”则近于呼喊。

耿跃升拉纤14年,也唱了14年,各类号子张口就来,也明白号子在拉纤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前,我们从南充到重庆这一段,就有许多惊险的地方,但因四季水位不同,惊险程度有所差异。青居上码头洪水期,船只可以顺水而过,但在枯水期就惊险许多,船头的高低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船头低了直冲岸边,船头高了则容易冲下崖。”耿跃升告诉记者,比如蓬安境内的石连滩、武胜的石门滩、苍溪亭子口等都是险滩地段。一个滩拉船要近一个钟头,领号人也要喊唱一个钟头,喊累了,就要找人替代自己。因此要长航的船只,领号人都会教一个徒弟。

船工号子的唱词十分丰富精彩,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编创,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比如平水号子节奏轻快,很多唱段都是“半讲半唱”,不少唱段的内容都是表达船工夫妻真挚的情爱及调侃异性的诙谐:“鹭鸶白鹤牛背站,乌龟团鱼爬河滩。船到码头快下岸,今夜夫妻共枕眠。”“四八月天气长,情妹下河洗衣裳。”……

耿跃升几乎会唱所有的号子,“下水号”“平水号”“上水号”等,还能详细介绍每种号子的唱法。尽管拉纤已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但耿跃升一闲下来,还是忍不住唱上几句,回忆着再也看不见的拉纤场景。

传承展演 江边再响船工号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力拉船逐渐被机动船取代,船工们拉船场景也已成为了一种记忆。船工号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耳畔。拉纤14年的耿跃升也转行学起了石匠手艺。如今,拉纤的行当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浑厚悠长、自然天成的船工号子,则成了大家难舍的记忆。

为了详细记录嘉陵江船工号子,高坪区曾组织人员到青居、龙门等地走访当年的船工,通过他们的讲述,原汁原味记录下嘉陵江船工的生活状态以及船工号子唱词50多首。记者在《高坪区民间传统文化集成》中看到,文中详细记录了船工号子的兴起、唱调,唱词的类型、取材等,并对一些唱词进行解读。同时,为重现船工当年的生活场景,把船工号子传承下来,高坪区还组织人员编排了嘉陵江船工号子表演节目。在一些重大节日,表演队穿上行头,模拟拉船的情景,表演几近绝唱的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高坪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不仅会加大对船工号子的收藏和保护力度,还将通过各种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悉。

3月10日,记者在嘉陵江边看到,新建的纤夫雕塑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雕塑中,纤夫们正团结一致、奋力向前迈出坚实的脚步,他们的身体与江滩形成四十五度倾斜,甚至是匍匐着、大张着两臂向前硬走,用最大的力拽引着纤绳在逆风中前进。雕塑将纤夫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嘉陵江边仿佛又响起了那充满力量的船工号子,“嘉陵江上滩连滩,岩对岩来山连山。一声号子我一身汗,一声号子我一身胆……”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走进养老院

3月4日,国网四川广安武胜县供电公司职工走进沿口镇上岛敬老院开展为老人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打扫卫生、陪老人唱歌、聊天...

武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