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和尚”念起“致富经” 种植柑橘远销“北上广”

广安日报 2019-02-26 01:01 大字

□广安区记者站 廖小兵 本报记者 龙俊帆

2月21日,在广安区龙安乡民主村小菊种植专业合作社柑橘种植基地里,不少游客正在采摘沃柑。

与此同时,在武胜县白坪乡红庙村呈祥果业专业合作社柑橘种植基地里,该基地最后一批春见柑橘正在打包、装车,这些柑橘将运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销售。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处柑橘基地的负责人是同一个人——叶向东。

今年48岁的叶向东是四川眉山人。2013年,叶向东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武胜县白坪、三溪等乡镇,和朋友合伙租地1000余亩种植晚熟柑橘。2016年柑橘树挂果后,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但是,叶向东并没有安于现状,他认为,武胜县晚熟柑橘市场竞争激烈,何不将柑橘产业延伸到其他区县,一方面可以扩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晚熟柑橘的知名度。

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叶向东将目光瞄向了广安区龙安乡民主村。“民主村海拔高、光照足,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叶向东当即拍板,从当地村民中流转了380余亩土地种植晚熟柑橘。

经过土地调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2016年1月,叶向东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和心血倾注在民主村柑橘种植基地,他从眉山采购了2万余株树苗,在基地内种植具有竞争优势的中晚熟沃柑、爱媛38号、大雅1号、春见等柑橘。同年3月,叶向东成立了广安市广安区龙安乡民主村小菊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没有乡亲们的支持,就没有民主村柑橘基地的今天。”这是叶向东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告诉记者,民主村还有30多户贫困户,带领这些贫困户脱贫,成为他的心头事。

小菊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不久,叶向东就聘请当地的贫困群众到基地里务工,每天支付务工费50元。同时,他还鼓励贫困群众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晚熟柑橘,他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

“多亏了叶老板,我们两口子才能过上好日子。”民主村村民黄建安和唐润芳老两口长期在叶向东的柑橘基地里务工,2018年,两人收入达到2万元,一举脱贫。

“晚熟柑橘生长期长,种植3年后才开始挂果。”叶向东告诉记者,与武胜基地不同的是,龙安乡基地的柑橘是试挂果,产量较低,但并不影响其口感,通过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等渠道,这些柑橘同样远销“北上广”等地。

“长久以来,水果等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手里需要经过批发商、市场中间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每经过一个环节,价格就会相应上涨。”叶向东说,如果跳过中间商环节,农产品直接从产地“跳”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手中,不但可以省去中间商、物流等成本,还能保持水果的新鲜度。

“这就需要提升晚熟柑橘的知名度,让广大游客、零售商直接进园采摘、批发,让广安人民享用自己本土的农产品。”叶向东说,希望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让晚熟柑橘和龙安柚一样,成为擦亮广安农业的“金字招牌”。

新闻推荐

只争朝夕抓开局

2月14日,武胜县展华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的工人们忙着生产旅游休闲食品。新春开工伊始,该县切实把“两转一提一抓”活动落实到...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