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人何龙:坚守钻井平台 为祖国加油

南充日报 2019-02-13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 王萍

“大年三十晚上熬一宿”是为了守岁,而对石油工人何龙而言是为了钻井。

何龙是嘉陵区吉安镇人,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负责在油田钻井平台上定向作业,至今已有7个年头。油田开在哪里,何龙就跟到哪里。

2019年1月初,他来到了位于广安市武胜县内一个新开钻的天然气井钻井平台,进行钻探定向作业。

“井一旦开钻,中途就不能停,必须24小时轮值。这口气井钻探目标深度是6000米,我们在春节前已经钻探到了4900多米深度,眼看着将全部完成钻井工作,所以不能松气。”何龙说,虽然他不用上钻台操作,但要在地面上通过司钻操作时的钻头钻压、转速等传上来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以及测量出的井斜方位等数据,给出指令以达设计靶区。如果向司钻给出的指令稍有误差,钻的角度就会偏离,影响后序工作,所以不能出错。

“工作这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春节没能回家与家人团圆。”何龙的家在嘉陵区吉安镇上,距离该基地仅17公里。对于何龙来说,只要油田钻井平台钻探工作不结束,石油工人就不会休息。“随着石油行业回暖,各钻井平台上都忙不过来。春节期间,井队工作人员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大家抢抓时间,鼓足干劲力争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天然气,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何龙说。

“大年三十这天,在基地上怎么过呢?”电话那头的何龙听到这个问题立马开心大笑起来,并向记者发来几张照片:“当天,基地上组织开展‘迎新年趣味运动会’,设立拔河、套圈圈2个项目,奖品都是大家平时用得上的生活用品,基地上轮休的工友们都参加了。”

基地的晚饭时间是下午5点。下午4点左右,厨房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有一手好厨艺的何龙和不当班的工友一起帮忙洗菜、切菜、炒火锅底料,为工友们精心准备“年夜饭”———一桌火锅。

匆匆吃完“年夜饭”,就快到晚上8点了,何龙准时来到岗位上,跟刚下工的工友交接班。

大年初二上午,何龙刚下工轮休,就接到了家里打来电话,说邀请了亲朋在家,等他回家团年。还没来得及洗漱,他换好衣服就急忙赶回了家。“除了想陪陪妻子和1岁半的儿子,也想与家人团聚。”

吃完团圆饭,何龙又匆忙赶回基地。

新闻推荐

购年货 过春节

本报讯(前锋记者站兰林前记者贺樊丽)1月21日,由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主办,市旅发委、市商务局、各...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