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在牛棚里的记忆
□何家祥
我的故乡在武胜县,那里青山叠翠、绿水悠悠,清澈的嘉陵江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武胜儿女。
改革开放40年里,这片故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为人民带来的无限福祉。
静静地站在绿树葱茸的村头,轻轻翻开厚重的记忆簿,一股淡淡的酸楚涌上心头。
那早已破漏的牛棚里,是我童年最好的归宿。在那间茅草屋里,一家人既要抵御寒风,又要与饥饿作无限抗争。
每天天还没亮,我们背着背篼到山坡上割草,摘野果子吃。说是野果子,那只是一种安慰肚腹的说法。
那时候的牛草都很难找到,更别说果子。对于“地耳子”“观音土”和“子圆茵”“梧桐树皮”等可食植物,我们都一一嚼咀过,有苦涩的味道。
那时候,兄弟姊妹多,尽管父母与哥哥拼命挣公分,到头来,公分抵了粮债,粮票、布票与所分的红糖寥寥无几。
哥哥饿得越发瘦小,父母便把家里的床和桌子卖了,买粮食吃。一家人,半斤面,八个碗,满满一碗酸菜汤。
眼见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父亲背着村里人,时不时去外县乞讨要钱买粮,或到镇上帮馆子。挑回来的潲水水面上泡涨了的馒头,就是我们最好的充饥食物。
牛棚,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划伤记忆的刀子。对于经常悬挂在二梁上的“菜花蛇”,我们除了恐惧,就是驱赶,但从未想过剐了煮食。
童年的日子,就是被水淹火煮的日子。外出不能,内干无力。看着集体出动干活场面,壮观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无奈,充斥着渴望与期盼。
俗话说,久旱必有雨。改革的春风吹来,给村里下了一场“及时雨”。
村里敲锣打鼓,像过节一样热闹。队长拿着长长的竹竿,带着社员一一划分着田土,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土地下放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包谷、大米、高粱、小麦、红苕等农作物各自进仓,真成了“年年有余”。
收获季节,打谷机不见踪影,随之而来的是柴油机、汽油机、全自动收割机。
在我们五谷丰登,衣食充裕之际,时代传来一个又一个强音:村村通路,水电气样样齐全。
而今,动车从我的家门口疾驰而过,望着长长的“白龙”消失在天边,我激动而又兴奋。
牛棚已经消失,牛棚里的记忆也已经封存。
40年,我的黑发已添缕缕白丝。我的故乡、我生活的村庄,弱小后的庞大,庞大后的恢宏,一一见证着40年的成长与变迁。
来去匆匆40年,莞尔回眸,原来,我们都在风里浪里走过。皓月当空之时,故乡已经沉睡。星光点点之下,嘉陵江向远方奔流,带着我的另一半梦想流淌。
(作者系武胜县群众)
新闻推荐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夏俊林记者龙俊帆)11月22日,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安市移交第二十批信访件,其中一件反映“武胜县...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