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 集 陈 明

淮南日报 2018-10-18 10:36 大字

老家的农村,每个乡镇都有集市,隔两天便要逢集。这一天,村民们都怀着各自的心情抱着各自的目的,奔向同一个地点──集贸市场,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风雨无阻,买些生活用品。乡亲们叫做“赶集”,赶集的意思是:到集市上去做买卖或玩耍。赶集,是乡村的一种传统,是一种习俗,更是人们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赶。

我小时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不富裕,乡亲们大多数过着穷日子,赶集纯粹是为了吃穿,手挎肩挑身背的都是鸡蛋、杂粮、瓜果蔬菜等“土特产”,去换几个零花钱,买些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人们赶集全靠两条腿走路,看到路上有三两个骑自行车赶集的,总要羡慕好一阵子,巴不得自己马上也能骑车赶集。那个时候,集市每隔三五天才逢一集,有时人们想赶集,要等好长时间,等得有的村民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生怕手里的新鲜土特产卖不掉坏了。

改革开放后这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国强民富。如今,乡镇农民的生活水平变化的翻天覆地,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大家去赶集的热情就更高了。

现在,乡间的集市也多了,一个乡镇到处起集,不仅中心镇有,大些的村也兴起了集市,很多乡镇都有两三个集市。一个集跟另一个集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隔天就逢集。因而,无论谁只要想赶集,几乎天天有集赶,赶完本镇本村的集,再赶邻镇邻村的集。乡亲们赶集再不靠两条腿步行了,自行车早就换成了电动车、摩托车,更有人家开着轿车赶集。现在的乡村道路也发达了,村庄的泥土路因为政府实施了“村村通”,全部变成了平整硬实的柏油路、水泥路。交通工具的现代化、道路的四通八达让赶集的乡民既快速又方便。

乡村的集市也同城里一样的繁荣,商品包罗万象,生活用品样样齐全。城里有的“专卖店”、超市、网吧歌厅娱乐场,集镇上也都有了,甚至连全国有名的大型连锁超市也出现在了一些乡镇上。菜市场卖土鸡土鸭河鱼土鸡蛋的市场依旧喧嚣忙碌,这些东西是城市菜市场稀缺的,也吸引很多城里人来买。即使寒冷的冬天里,形形色色的反季节蔬菜水果也让人心动。小到青菜,腌制菜,大到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一样不比城市里的东西少。乡集上还有民间艺人的表演永远是一道风景,有耍杂技的、有玩魔术的、有捏糖人的,偶尔也有唱曲艺的;就连城里流行的时装模特表演也时常出现在乡村的集市上。

现在的人们赶集也不只为单纯的吃和穿了,很多人赶集常常是为了消遣消遣看热闹,放飞放飞心情;小孩们也喜欢跟着大人去赶集,常常是为了好吃的东西好看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老人们也喜欢赶集,有时是为了跑跑路练练腿骨,让身体更健康,或者碰碰老熟人,三五聚集一起吹牛聊天,说说过去,再谈谈未来。 他们个个置身于其中,却又仿佛超然与其外,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恰到好处融入繁华热闹中。徜徉在乡村集市中,虽然吵闹,杂乱甚至有些脏,却能拥有都市难得寻觅的塌实感。

乡村集市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赶集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现在,政府一些部门也时常下乡来赶集,集市成了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他们赶集是为了给人们送科技、送文化、送卫生“三下乡”,因此,这更增加了人们赶集的热情。很多人常常就农业生产的某方面问题、身体某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解决邻里纠纷的法律知识等等,向县里派下来的有关专家请教,以获得生产生活上的帮助。这样的赶集是人们最欢迎的。

新闻推荐

大多村民家都有农旅生意做

游客在甜橙一条街上游玩。□何浩源本报记者康建林文/图“东萍,出来帮忙了。”10月5日一大早,武胜县高洞村村民杨东骑着一辆...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