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言故居:“红岩精神”在这里传承

广安日报 2018-09-07 02:14 大字

红岩英烈,精神不朽。

□武胜记者站 夏俊林 本报记者 李倩

踏着秋色,9月4日,参加全川报纸副刊编辑记者“小平故里行”采风活动的嘉宾们走进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在白坪村红梅新村的杨益言旧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嘉宾们久久驻足,接受“红岩精神”的洗礼。

杨益言是《红岩》作者之一。1949年春天,杨益言从渣滓洞监狱出狱。之后的几年里,杨益言和罗广斌走进华蓥山武装起义革命遗址,重踏先烈足迹,潜心创作。1961年12月,反映川东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周恩来总理称之为“一部浸润着生命和鲜血的共产主义奇书”,此书被列为我国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之一。

用烈士鲜血写成的英雄史诗《红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为了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武胜县在杨益言及其祖辈生活过的地方——四川定远县长安乡白坪村(今武胜县白坪乡白坪村),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宣统二年(1910年),杨益言祖辈修建了这座家族大院。”武胜县史志办工作人员滕明雁,对杨益言旧居格外熟悉。他说,这是四进四环抱型院落,有碉楼及左右护墙屋。目前仅剩碉楼及上厅保存完整,可以窥见当年院落建筑全貌。

在杨益言旧居陈列室,图文、雕塑生动地诠释了“红岩文化”。其中一面墙上,黑底白字写着“狱中八条”。滕明雁说,“这是狱中一批中共党员向党表达的意见,意在告诫全党,不忘烈士的鲜血重托。”每到节假日,很多游客前来瞻仰先烈故居,接受红色洗礼。

时至今日,在广安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人们将“红岩精神”发扬广大,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力建设家乡。杨益言生前对此倍感欣慰,“广安已把‘红岩精神\’带到了二十一世纪,正开启一片新的天地。作为一名广安人,我为家乡感到骄傲。”

新闻推荐

做好“加减法”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肖郁然武胜记者站夏俊林)近日,记者从武胜县工商质监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服务力度,减少审批...

武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