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武胜记者站 陈本刚
2017年,武胜县被四川省文化厅列为全省首批7个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县之一。
去年以来,武胜县按照城区“五个建设,三个提升”、重点社区“六有”、中心城镇“八有”、村文化中心“十有”的创建思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创建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群众文化获得感。
强化领导
注重示范带动
武胜县高度重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对照省标细则,出台《武胜县创建四川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实施方案》,将创建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人;通过县政府与重点示范乡镇签订创建责任书,健全创建网络,层
层落实责任,强化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在创建工作中,武胜县选定白坪、猛山等10个乡镇,高标准建设集培训室(含小影院)、信息资源共享室、音乐舞蹈室、书画室、室内健身房为一体的示范文化站,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对县图书馆进行功能提升,升级后的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0万余册,电子阅览室一次性能容纳50位阅读者;选定城区迎宾、石桥等社区文化室,规划阵地功能布局,计划建成集图书室、舞蹈室、信息资源共享室、棋牌室、书画室于一体的示范社区综合文化室;按照“十有”标准,示范建设集文化院坝、简易戏台、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信息资源共享室等为一体的10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公共文化阵地建设。
健全机制
强化工作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武胜县为确保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印发《武胜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2018年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
院坝)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创建工作提供方向指导和政策依据,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稳步推进;县文化部门在积极争取省市文化部门支持的同时,注重与县内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相应配套措施和具体落实办法,加速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步伐。
武胜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上级每年拨付用于县级“两馆一站”免费开放的经费外,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建设和文化惠民服务工作开展的需要;不断强化文化扶贫阵地建设,县财政统筹700万余元用于133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项目建设,为创建工作提供保障。
同时,按照“线下有动员、广播有声音、电视有报道、网上有讨论、工作有简报”的要求,武胜县制定出台创建工作宣传方案,广泛宣传各项创建工作,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营造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献力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
工作亮点纷呈
“按照‘资金捆绑、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武胜县正致力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据武胜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县级层面,武胜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在乡镇层面,乡镇文化站建成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旧县、万隆等6个农民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村级层面,建成515个村活动室(农家书屋)、133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与此同时,“文化惠民·送戏下乡”、诗歌进校园进乡村、免费放映公益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以来,全县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28场(次),惠及群众21万人次;高标准创作了一系列“乡约武胜”特色文化活动,得到中省市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会各界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胜县奖补扶持政策鼓励下,各类文化组织机构、非营利性文化群团组织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安泰茧丝绸集团中国南方丝绸博览馆免费开放,武胜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成为全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央歌剧院、浙江歌舞剧团、上海芭蕾舞蹈团、“唱响中国”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德云社等来县演出,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龙俊帆)5月25日,生态环境部38督查组来到武胜县嘉陵江王爷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广安市上报的该保护区住房拆迁等...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