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江陵寺与王爷庙

广安日报 2018-04-01 06:36 大字

王爷庙戏楼。

王爷庙大门。

拆除前的江陵寺。

□刘敏 文/图

江陵寺与王爷庙是烈面镇较有影响的历史文化遗存,遗憾的是,江陵寺已于数年前因学校排危被全部拆毁,由清代船帮集资建造的王爷庙也在4年前被拆毁。虽然这两处文物建筑已消失,但它昔日的风貌仍让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据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载:“西南行五里至车轮漕,上有寺,曰江陵。成化十年碑载:‘寺创于汉江危崖上,有仙人洞,多遗迹。\’今其地竹木蓊蔚,溪涧回环,倾崖泻波,荡青扬素,极登览之胜。”据江陵寺后殿脊梁上墨书“大明成化五年秋月朔日重立”题记可知,江陵寺始建于何年不详,明成化五年(1469)重建,清嘉庆八年(1803)和民国年间(1912—1949)均有增修。笔者记忆中的江陵寺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890平方米,由前殿、中殿、后殿、两庑及两个天井组成,均系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前殿面阔5间,进深3间,高6.5米;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高6.2米;后殿面阔5间,进深3间,高6.4米。亦如民国十九年版《新修武胜县志》载,江陵寺坎下崖壁上,有一洞窟,为人工开凿,当地人称之为仙人洞。仙人洞内正壁上开有一龛,从龛制特点看,应为宋代之作。江陵寺虽已无存,但这处道家修炼的仙人洞保存尚好。

有人曾在网上发帖,说武胜烈面曾有三宫十八庙,但近几年毁坏严重。2011年,江陵寺被拆,让人唏嘘,仅剩下王爷庙、关帝庙和民众教育馆。笔者以前去王爷庙测绘时,听说有一位民营企业家主动捐款30万元,对王爷庙进行

过一次全面的修复。但很不幸,2014年,王爷庙亦被拆除。

王爷庙位于烈面镇文化巷58号,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是一座全封闭的四合院建筑。前为戏楼,后为正殿,两侧为厢房,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戏楼为单檐歇山式屋顶,一楼一底;正殿及厢房均为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正殿面阔达到7间。

笔者当年来王爷庙测绘时,曾遇到一位老船帮,他说王爷庙又叫紫云宫,供奉之神为镇江王爷,相传是紫云台上

斩龙的杨泗将军。事实上,对杨泗将军的信仰最早起于两湖地区,将军本人相传为南宋农民起义的首领杨么,因其能斩除蛟龙、平定水患,而广泛信仰,遂立庙奉祀。当时祭祀将军的祠庙数十所,有紫云宫、王爷庙、镇江王爷庙、杨泗庙、杨泗将军庙、水府庙(宫)等。到明清时,随着江汉水上交通的发达与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潮的出现,杨泗信仰随船工和移民上溯江汉,传到四川、河南、陕西等沿江沿河口岸。所以,在嘉陵江畔的烈面镇建有供奉水神的王爷庙,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新闻推荐

纪委干部上廉课

本报讯(谭精华武胜记者站陈本刚)“新形势下的反腐败,不是‘抓典型\’,而是‘零容忍\’;不是‘做选择\’,而是‘全覆盖\’!没有盲区,不留死角;没有例外,决不姑息!”3月以来,武胜县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培训月...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