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帮教,让失管孩子不再孤单
□卿瑶武胜记者站陈本刚
“聘请王中碌、罗启明等同志为‘爱心+责任’阳光帮教员,分别对失管儿童张月娥、刘鹏等开展阳光帮教,聘期1年……”2月1日,武胜县关工委向全县24名爱心人士颁发聘书,签订协议,与24名失管儿童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强化帮教员的责任意识的同时,让失管青少年不再孤单。
据了解,这些“阳光帮教员”受聘者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35岁。他们在结对帮教的过程中,将对失管儿童起到怎样的作用?
小茜(化名)今年13岁,是一名失管儿童,其父亲死亡,母亲患严重精神残疾常年流浪在外,与哥哥两人相依为命,居无定所。2015年9月,县关工委了解到这两兄妹的情况后,立即与乡镇关工委联系,为两个孩子找到愿意收留他们的爱心人士张华,并让他们暂时居住在张华家里。县关工委为他们送去了米、油、肉、棉絮以及床等生活必需品。
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这让县关工委犯了难。经多方讨论后,县关工委决定聘任张华为小茜两兄妹的帮教员,每月给予他100元的“工资”,让张华对两个孩子结对帮教。
据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谢吉钊介绍,象征性地为帮教员每月发放“工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事实证明,这种爱心+责任的工作方式,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帮教工作效果。
“领了工资,就该做事。”帮教员张华语言不多,却真真切切地将帮教责任扛在了自己肩上。担任帮教员以后,张华经常与小茜兄妹俩交心交谈,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从小事教起,洗脸漱口、穿衣洗头、洗衣煮饭、打扫卫生、置备柴米油盐及日用品等家务技能。他把两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使两兄妹感受到“家”的温暖,变得更加自信阳光,爱学习懂礼貌,生活逐步自理。
“我变得越来越开朗,生活有了信心,学习成绩也有很大提高。那些帮助我的人像父亲一样,我感到很幸福,他们的帮助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我非常感谢他们。”小茜说。
“一年来,清海(化名)改正了不良习惯。现在的他,爱清洁、讲卫生、有礼貌,从一个惹是生非的孩子转变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看到他的变化,我也很高兴。”鼓匠乡的阳光帮教员谢玉琼谈起自己一年的帮教经历时说,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真谛。
事实上,自2010年开始,武胜县就探索实施了“品行培养·结对帮教”活动,全县30790名关心下一代志愿者结对帮教留守儿童、“五失”青少年、贫困学生52000余人次,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次又在阳光帮教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县推广“爱心+责任”阳光帮教计划,让帮教员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失管儿童,创新志愿者队伍教育机制,加强青少年优良品行养成教育。
“‘爱心+责任’阳光帮教员都是有责任、做善事的人,愿意接受县关工委的聘用,能认真履行帮教协议,履行帮教义务的爱心人士。”谢吉钊说,通过县关工委的辛勤工作,通过爱心人员的无私帮教,让更多失管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带给他们阳光和希望。谢吉钊认为,“阳光帮教员”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作用却不容小觑。
新闻推荐
本报讯(武胜记者站滕攀)进入冬季以来,雨雾恶劣天气随之增多。为加强冬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武胜县科学部署、细化措施,把好冬春交通运输“安全关”,全力确保道路交通...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