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奏响时代强音 唱响奋进凯歌

广安日报 2018-02-01 01:59 大字

图为黄锋村村民在村文化室看书。

数据看成效:

□本报记者站姚毅陈定军本报记者胡苗文/图

精彩故事一:

一封特殊的邀请函

1月17日,进入农历腊月,武胜县华封镇扶手村党支部书记王仁贵向本村村民、党的十九大代表张开辉发出一封特殊的邀请函——过年时,趁外出务工党员回乡之际,由他为党员们上一堂“聚焦党的十九大”的党课。

张开辉,作为广安市两名党的十九大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见证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会后,他自告奋勇地担任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员”。

即将为乡亲们上的那堂党课,张开辉仍打算以“工匠精神”为重点。他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很多在外务工的乡亲跟我一样,在工厂里当技术工人,我希望乡亲们践行工匠精神,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在工厂的地位,同时也增加收入。”

扶手村的变化,令张开辉欣喜不已。

“近些年,村里的青壮劳动力陆续外出务工,很多土地都撂荒了。”他说,不过,现在那些地又将焕发活力,村集体和业主将利用村里荒芜的土地发展晚熟柑橘种植基地,乡亲们通过流转土地直接受益,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增收。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旨在破解‘三农\’问题,将有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张开辉说,在党课上,他还要鼓励党员返乡创业,将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带回来,成为乡亲们致富的带头人。

精彩故事二:

文化打底“扮靓”黄锋村

1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前锋区龙塘街道办事处黄锋村,刚到村头便见农家院落整体风貌统一,生产便道与沟渠交错纵横,连片的脐橙下套种的蔬菜长势喜人,俨然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走进村里,诚信文化院坝让记者眼前一亮。诚信文化大院是该村结合自身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进行亮点挖掘,并融入感恩、孝义、诚信等传统美德,精心打造的一道人文风景线。一路参观下来,村里的农家书屋、村文化室、村史馆等,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因有文化打底,昔日贫穷落后、偏居一隅的黄锋村吸引了中省主流媒体的关注。去年12月,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中省市主流媒体来到黄锋村,开展“走转改”大型集中采访活动。

当天,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院坝内,练习宕渠双竹连响的孩子;村史馆外,制作传统竹编的手艺人,都成了媒体人镜头下的“宠儿”。“黄锋村的村史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很有意义,也很有特色。”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陈地赞道。(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广安市三名中学生荣获全国“最美中学(职)生”称号

本报讯近日,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结果正式揭晓。671名普通中学学生获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其中四川31名;3...

武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