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过上了富裕文明的好日子!”
□武胜记者站张建斌蒋薇本报记者刘秦君
“以前总羡慕城里人晚上出门方便,现在我们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带手电筒了。”1月10日,武胜县清平镇白果村村民何燕飞笑呵呵地说道。
10日傍晚,沿着蜿蜒的通村公路,记者来到武胜县最南端的贫困村——清平镇白果村,一乡友捐赠的49盏太阳能路灯按照50米的间距全部安装完成,从村口一直通到村民聚居区。远远望去,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点缀在平坦宽阔的水泥村道上,与两旁的特色民居相得益彰,灯光也照亮了过往村民那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据白果村党支部书记刘中明介绍,该村辖七个村民小组,共307户、1086人,其中贫困户90户、228人,2014年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
多年来,道路不通一直是制约白果村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白果村最大的“穷根”。
说起白果村曾经的道路状况,刘中明连连摇头道:“当时,村里只有一条通往村委会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村里人出行的真实写照。受制于交通条件,村民的农副产品难运出去,外面收购的车不愿进来,一年到头,村民收入屈指可数。”
2014年,***在全市上下紧锣密鼓地展开。“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能落下!”市委书记侯晓春的话掷地有声。这股春风也吹到了白果村,通过镇村多方联系,该村争取到100多万元公路建设资金,自此,村民的“公路梦”在实现。
硬化通村公路1.5公里、窄路加宽4公里、建设便民路5公里……路修好了,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还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扫清了“障碍”,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路一通,外面的商贩可以直接上门收购,我坐在家门口就可以数钱了。”贫困户侯昌明长期患病,一年下来入不敷出,受益于***政策,他如今不仅看病不用愁,还在镇村的帮助下,与村委会联合经营村里的鱼塘,2017年不仅自己增收2万多元,还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万多元。
跟侯昌明一样,依靠国家扶贫政策和自己勤劳双手致富的人在白果村还有很多。刘中明说,随着村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白果村规划发展了300亩晚熟柑橘、100亩绿色蔬菜、500亩优质粮油以及5000只特色小家禽养殖等产业,为村民拓宽了致富路。2017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达11300元。
昔日偏远的小村庄,如今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人人脸上喜笑颜开。“现在,农民新村设施齐全、产业基地生机勃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群众脸庞幸福满足……我们是真正过上了富裕文明的好日子。”侯昌明高兴地说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田玉梅武胜记者站滕攀)2017年12月30日,在武胜融恒时代广场,融恒·好家居生活馆举行了周年庆典感恩回馈义卖捐赠活动,并将1.8万元义卖款无偿捐赠给武胜县特殊教育学校。燃气灶、茶几、淋浴花洒...
武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